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上一周船舶市场及行业动态(2025-5-25-~ 2025-6-1)

上一周船舶市场及行业动态(2025-5-25-~ 2025-6-1)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6-03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上一周船舶市场及行业动态(2025-5-25-~ 2025-6-1)

【概要描述】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6-03
  • 访问量:0
详情
1. 今年第三单!大神洲造船再获化学品船订单
 
近日,上海京瀚海运有限公司在舟山大神洲造船下单订造 1+1 7300 载重吨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新船
计划在 2027 年交付,具体价格并未公布。据了解,这是大神洲造船今年以来的第三份新造船订单,此前
4 25 日泓通航运确认执行在大神洲造船的第三艘 13000 不锈钢化学品船备选订单,5 月初意大利船东
Marnavi 也在大神洲造船增订第三艘 13000 不锈钢化学品船。
船东上海京瀚海运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6 3 月,是一家主要从事国际、台海和国内的油类及化学品专业
海运运输企业。官网信息显示,目前该公司经营和管理油船/化学品液货船舶共 8 艘,代管厦门涌联航运有
限公司的“轩静”轮、“建航利达”轮及“建航安达”轮,其中内贸运力船舶 5 艘,内贸运力新造船 2
(8800 载重吨&3700 载重吨)
舟山大神洲造船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现代化的造船厂,占地面积超过 30 万平方米,拥有包括 800 米深水岸
线和 8 万吨级干船坞等设施;造船厂无缝集成了船舶研究、设计、修理和建造能力,配备智能分段车间和
全面的数字检验中心,为高端船舶建造提供可复制的国产化解决方案。2024 1 月,大神洲造船被台州市
五洲船业有限公司大股东潘学剑组建新的股东架构收购,经营、技术、生产接轨五洲船业原有团队,持续
发展气体船和化学品船产品线路。连同最新订单在内,目前大神洲造船手持订单共计 16 17.14 万载重吨,
其中化学品船 13 艘、LPG 3 艘,交船期排至 2027 年。
 
2. 12 艘大单!放弃中国船厂?又一航运巨头“换气”转向
 
日本海洋网联船务 ONE 近期与韩国 HD 现代重工签约建造 8+4 160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集装箱船,
每艘新船造价约为 2.2 亿美元,备选订单全部确认生效后交易总金额将达 2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80.13
亿元)。目前一艘 15000/165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约为 2.02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
1.9725 亿美元相比增加 2%。据悉 ONE 此次选择在 HD 现代重工订造新船,主要是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引
发的担忧。随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称将对中国建造船舶征收港口费,ONE 放弃了在中国船
企订船的计划,转而与韩国三大船企 HD 现代、三星重工和韩华海洋(原大宇造船)洽谈。去年,ONE
在江南造船和扬子江船业下单订造多达 22 13000TEU 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这是 ONE 首次投资双燃料
船,也是其首次作为船东直接在中国大陆船厂下单。
据了解,ONE 2022 3 月披露了价值百亿美元的船队扩张计划,计划在 2022-2030 财年将投资 200 亿
美元,其中多达 100 亿美元用于订造新船,预计每年将会有 15 TEU 规模的新造船投资。另外 100 亿美
元将用于码头、技术和集装箱等其他领域投资。
 
同年 5 月,ONE HD 现代重工以及日本今治造船分别订造了 5 13700TEU 集装箱船,新船预计在 2025
年交付,这是 ONE 首次作为船东自行下单订船。2023 3 月,ONE 又在今治造船订造了 10 13700TEU
集装箱船,新船定于 2025 年至 2026 年交付。不过,ONE 之前在日韩船厂订造的均为甲醇燃料预留和氨燃
料预留船,直到去年在中国船厂首次订造双燃料船。
不过,与去年大手笔投资订造甲醇燃料不同,今年 ONE 的新订单却转向了 LNG 燃料。这一选择与马士基、
法国达飞和长荣海运等主要航运巨头一致。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曾订造全球首批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
开启航运业能源转型的“甲醇时代”丹麦马士基带头转向,LNG 双燃料取代甲醇再次成为了集运公司订造
新船时的首选替代燃料。
根据 DNV 的替代燃料洞察(AFI)平台的统计数据,2024 69%的集装箱船订单是能够使用替代燃料的
船舶,该船型的首选燃料是 LNG,占比高达 67%。事实上,去年下半年大型集装箱船领域的新船订单中,
仅有中远海运集运和 ONE 仍在坚持订造甲醇双燃料船。进入 2025 年,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几乎在新造船
市场上“销声匿迹”。作为台湾地区最大航运公司的长荣海运在今年年初正式宣布建造首批 LNG 双燃料
船,在广船国际和韩华海洋订造 11 24000TEU 全球最大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
此外,法国达飞于今年 1 月在 HD 韩国造船海洋订造 12 180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集装箱船,2 月底
又在江南造船订造了 12 LNG 动力 18000TEU 船。地中海航运也再一次加码 LNG 双燃料船订单,在长
宏国际和恒力重工增订总计 10 22000TEU 船。
另一方面,今年的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只有 4 月中远海运集运旗下东方海外在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和大
连中远海运川崎订造的总计 14 18500TEU 船,以及 1 月万海航运在台船订造的 2 8700TEU 船。业界
人士分析,绿色甲醇燃料一直供不应求,价格也比比传统燃料要高得多,且大多数绿色甲醇项目位于中国、
北欧和北美,远离主要的燃料加注中心新加坡和阿联酋,地理分布不均导致的长途运输问题也进一步推高
了其经济成本。
LNG 燃料经过了多年发展,目前供应链相对成熟,而且 LNG 燃料也能够较大幅度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与传统燃料相比,LNG 燃料可以减少大约 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生物 LNG 最多可将排放降低约 92%
具体效果取决于生物 LNG 的来源。
据了解,ONE 成立于 2017 年,是日本商船三井、川崎汽船、日本邮船合资设立的集装箱船业务公司,目
前三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 31%31%38%ONE 原本与赫伯罗特、阳明海运和 HMM 同为 THE Alliance
航运联盟成员,而在赫伯罗特今年与马士基开启名为“双子星”的长期运营协作计划之后,原 THE Alliance
中的剩余三家成员重新组成了 Premier Alliance 联盟。
ONE 目前船队规模为 265 艘约 203 TEU,其中包括 96 艘自有船舶和 169 艘租入船舶,运力排名全球第
六位,市占率 6.3%。另外,ONE 还有 44 艘在建新船总计 57 TEU,手持订单占现有船队比例 28.1%
 
3. 重回中国船厂!欧洲航运巨头新造船计划再生变数
 
据消息,全球第五大集运公司赫伯罗特最初计划在中国船企订造最多 12 12500TEU 6-8 16000TEU
集装箱船,初期接洽的船厂是赫伯罗特去年曾签署建造合同并拥有备选船舶订单的扬子江船业与新时代造
船。然而今年 2 月,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 301 条款提案、宣称将对中国建造船舶征收高
额港口费之后,赫伯罗特的新造船谈判转向了韩国船企,包括该公司此前曾合作过的韩国韩华海洋(原大
宇造船),以及韩国最大造船集团 HD 现代。
如今随着政策松动、造价优势凸显,赫伯罗特正重新将目光投向中国船企。赫伯罗特又恢复了与扬子江船
业就 6 160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集装箱船建造订单的谈判。这 6 艘船原本是去年赫伯罗特与扬子江
船业签订的 12 艘同型船中的备选订单。
今年 4 月中旬,USTR 宣布了修订后的 301 条款提案,放宽了收费标准,取消了此前建议的针对高比例使
用中国船舶的运营商每次靠港征收 100 万至 150 万美元固定费用,也取消了针对未来中国船厂订单所征收
的费用。根据 USTR 的最新提案,对于在中国船厂建造的每艘船,无论船东/运营商国籍,将按照每净吨或
每卸载一个集装箱征收费用(取两者中较高者)。起始收费标准为每净吨 18 美元,到 2028 年将增至 33
美元;或者是每集装箱征收 120 美元,到 2028 年增至 250 美元。
USTR 2 月底发布最初草案之后,中国船厂的新船订单一度陷入停滞,新造船价格也出现下跌,3
中国船企月度接单量更一度不敌韩国滑落至全球第二位。而随着 USTR 发布修订计划,船东与中国船厂之
间停滞的订单谈判迅速重启,4 月中国船企接单量再度大幅领先,成功斩获全球近 70%新船订单。
除了美国政策因素之外,中国船企的价格竞争力也是吸引赫伯罗特的重要原因。消息人士称,韩国船企提
出的报价远高于中国,其中 125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船中国船企报价约 1.3-1.35 亿美元,而韩国船企的
报价则高出约 2000 万美元;160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船中国船企报价约 1.9 亿美元,韩国船企报价接
2.25 亿美元,比中国船企高出 18%。作为参考,目前一艘 10000/115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集装箱船
新造船价格约为 1.43 亿美元,而一艘 15000/160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船新造船价格约为 2.02 亿美元。
据了解,赫伯罗特在去年重返新造船市场,在两家中国民营船企签订了 24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大单,
包括扬子江船业 12 16800TEU 船,以及新时代造船 12 9200TEU 船,这批新船将在 2027 年至 2029
年间陆续交付,总投资约为 40 亿美元。
这份 24 艘船的大单是赫伯罗特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新造船投资之一。当时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 Rolf Habben
Jansen 表示,这份订单是公司实现 2030 战略目标的重要里程碑,该战略目标包括在发展的同时实现船队
的现代化和低碳化。新船全部交付后,赫伯罗特的船队总运力将增加 31.2 TEU
 
而在去年的订单之前,赫伯罗特上一次订造集装箱船是在 2020 12 月,当时该公司与韩华海洋的前身大
宇造船签署 6+6 LNG 动力 23500TEU 集装箱船建造合同;随后在 2021 6 月,赫伯罗特又确认执行后
6 艘备选订单。
赫伯罗特是全球第五大集运公司。根据 Alphaliner 的数据,目前赫伯罗特旗下船队运营 302 艘集装箱船,
包括 133 艘自有船舶和 169 艘租入船舶,总运力约为 241 TEU,市占率 7.5%。此外,赫伯罗特还有 32
艘在建新船,总计 39 TEU,占其现有船队比例为 16.3%
4. 全球最大!镇江船厂同日签约 9 艘新船订单
5 27 日江苏省镇江船厂有限公司与新加坡船东 Britoil Offshore Services Pte. Ltd.举行签约仪式,成功签订
6+2 45 米深水操锚批量海工船订单。该项目采取全球竞标方式,涉及中国、马来西亚、印度、越南和印
度尼西亚的造船厂,最终镇江船厂以其技术能力、成本效益和效率的综合评估,获得了船东的认可。
这份订单的具体金额和交付时间并未公布,据介绍,新船长 45 米,将提供 80 吨的系柱拉力,采用特别设
计以应对海上作业的严苛条件,并配备先进的推进系统、优化的船体设计和增加的燃料存储容量,从而实
现卓越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保障。Britoil 表示,这些改进旨在提升运营效率,并与公司船队更新的大战
略保持一致。
同一天,镇江船厂还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ADNOC 签约 1 艘全球最大吨位 11K 载重吨硫磺运输船。
作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镇江船厂专注全回转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领域,在中国特种工程船舶
领域创造 61 项“中国第一”,实现了常规动力、油电混动、纯电动力、单燃料、双燃料以及氢能源的全
覆盖,继续在新能源特种工程船舶细分市场保持领先优势。目前企业手持订单达 59 艘,交船期排至 2028
年,呈现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5. 这家船厂接单!洲际船务订造灵便型散货船
 
近日,洲际船务宣布在日本今治造船下单订造 1 40300 载重吨双壳散货船。洲际船务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Seacon Shipping 作为买方在 5 26 日与卖方日本船厂(Nihon ShipyardNSY)与 GIANT LINE INC 就收
购船舶订立合约,代价约为 35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52 亿元)。这艘散货船预计将于 2028 年第一季度
交付。作为参考,目前一艘 38000-42000 载重吨灵便型散货船新造船价格约为 3000 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的
3050 万美元基本持平。
据了解,此次与 Seacon Shipping 的日本船厂是日本两大造船巨头今治造船和日本造船联合(JMU)的合资
设计公司,负责 JMU 和今治造船绝大部分商船的销售工作;GIANT LINE INC 是今治造船的全资附属公司,
主要从事船舶持有、管理及运营。
 
洲际船务表示,根据合约收购船舶符合集团通过逐步淘汰其陈旧控制船舶并将其替换为较新船舶以持续优
化其船队,并扩大集团控制船队的策略。
据了解,洲际船务成立于 2012 年,是一家综合航运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海运业价值链上全面
的一站式航运解决方案。2023 3 29 日,洲际船务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港股船舶管理第一股。
同年,洲际船务跻身劳氏日报(Lloyds List2023 全球十大船舶管理公司行列,这是中国船管公司首次
进入该榜单,创造了历史。目前,洲际船务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九大船管公司,中国第九大国际航运公司。
截止 2024 12 31 日,洲际船务及合资公司控制船队由 26 艘各种尺寸的船舶组成。凭借其庞大且多样
化的船队,洲际船务为客户运输如铁矿石、煤炭、粮食、钢材、原木、水泥、化肥、镍矿及铝土矿、沥青、
油产品及熔融硫磺等货物。
 
6. 海庭设计新型氨燃料加注船获船级社批准
 
近日,新加坡海工巨头海庭(Seatrium)宣布,其设计的 25000 立方米氨燃料加注船获得美国船级社(ABS
颁发的原则性批准(AiP)证书,标志着公司在推进零碳船用燃料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该型加注船将采用 Seatrium Marine & Deepwater Technology 公司设计的 IMO C 型液货舱系统,具备双重操
作模式,既可专用于氨燃料加注,也可选择性地作为运输船使用。船舶设计载重量为 19500 公吨,航速 14
节,在无需补给燃料的情况下可持续运营 55 天,并配备双燃料发电机,可在氨燃料与柴油之间切换。该
船型特别强化了安全架构设计,重点防范露天甲板泄漏风险,完全符合 IMO 标准、IGC Code 及美国船级
社规定。该设计配备了由日本 IHI 原动机(IHI Power Systems)提供的氨双燃料发动机,以及由 TB Global
TechnologiesTBG)提供的液氨加油杆(bunkering boom);此外还有 TBG 开发的紧急脱离装置(Emergency
Release System),可在紧急情况下立即断开氨燃料船与氨加注船(ABV)之间的连接。
今年早些时候,海庭旗下子公司 LMG Marin 与日本邮船(NYK)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一种用于新加坡
本地使用的氨燃料加注船设计,并获得了日本船级社的原则性批准。据了解,海庭的前身是胜科海事是新
加坡主要的海工船厂之一,2023 2 月胜科海事与新加坡另一大海工船厂吉宝岸外与海事合并,旨在创造
一家全球领先的、专注于海上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和海工船舶行业清洁解决方案的公司。
2023 4 月,合并后企业将公司名称从“胜科海事”更名为“海庭(Seatrium Limited)”。当时胜科海事
解释称,“Seatrium”是“sea”和“atrium”两个单词的组合,它反映了集团业务,及其希望成为为海工、
船舶和能源行业提供创新工程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的愿望。
海庭的业务包括 4 个部门:Rigs & Floaters;维修和升级;海上平台和船舶建造。公司目前在新加坡、巴西、
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挪威、英国和美国经营船厂和其他设施。
 
7. GEFO 六艘新造油船将配备 Norsepower 旋筒风帆
 
5 28 日,全球风力辅助推进技术领导者挪世航力(Norsepower)宣布斩获新订单——将为 GEFO 航运集
团旗下新造油船船队提供六桅经行业验证的挪世航力旋筒风帆(Norsepower Rotor Sails™)。该新船船队由
德国 SDC 船舶设计公司设计、南通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象屿海装”)承建,计划于 2026
2028 年完成船舶与风帆交付。本次合作是 Norsepower GEFO、象屿海装的首次联手,标志着欧洲船
东在规模化应用风力辅助推进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订单包含两种船型合计六艘油船,其中 4 3850 载重吨化学品船每艘搭载 1 20m×4m Norsepower 旋筒
风帆,另外 2 7900 载重吨化学品船每艘搭载 1 28m×4m Norsepower 旋筒风帆。首制船计划 2026
初交付,船体完工后即刻安装 Norsepower 旋筒风帆。所有风帆均采用 Norsepower 独家防爆(EX)认证设
计,符合易燃货物运输的船级规范与安全标准。这批产品将在 Norsepower 中国专属旋筒风帆工厂完成全装
配测试后整机交付船厂。
船舶由德国 SDC 公司担纲设计,从初始阶段即整合风力辅助推进系统以确保最优性能。GEFO 船队还将接
Norsepower 数字平台,运用 AI 驱动的 Norsepower 智能控制系统(Norsepower Sentient Control™)及云
端平台(Norsepower Cloud),帮助船队实现实时能效优化、预测性维护及可视化减排监测。本项目获得
德国“沿海船舶可持续现代化”(NAMKü)基金支持,该政策旨在加速沿海航运脱碳技术应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更多资讯

网站首页   丨   关于我们   丨   新闻动态   丨   产品项目   丨   船型图片   丨   合作客户   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电话:+86-21-63026721

传真:+86-21-63053052

地址:上海市瞿溪路926弄10号欧得利楼

这是描述信息

扫一扫查看移动端

我们与您联系

留言应用名称:
页脚留言
描述:

页面版权所有© 2020  上海欧得利船舶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