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船舶市场及行业动态(2025-10-5-~ 2025-10-12)
发布时间:
2025-10-13 10:10
1. 14 艘全球首单改了!涉中国船厂!航运巨头决定换“气”
EPS 证实,其在中国建造的 14 艘 21 万载重吨 Newcastlemax 型散货船将采用 LNG 双燃料推进系统,而非
原本计划的氨双燃料发动机。该公司称这一决定为战术性调整,反映了航运业能源转型在技术、商业和监
管方面所面临的挑战。EPS 的这批新船原本计划配备大型第二代氨燃料发动机,但由于技术尚未成熟,加
之监管框架、加注基础设施及租船方成本担忧等问题,导致其无法按计划使用。
尽管如此,EPS 仍承诺为其正在江南造船以及韩国 HD 现代重工两家船厂建造的总计 4 艘超大型液氨运输
船(VLAC)部署氨燃料系统,这些新船将配备 Everllence 第一代 60 缸氨燃料双燃料发动机,预计自 2027
年开始交付。此外,公司还在着手推进集装箱船和汽车运输船氨燃料新造船项目。
EPS 首席执行官 Cyril Ducau 表示:“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在市场准备就绪时做好准备。经过团队和合作伙伴
对氨燃料船舶的广泛研究,我们认为应将更多精力集中在 VLAC 项目上,让船厂和发动机制造商在其他航
运领域大规模部署之前,先完善解决方案。”他指出,氨燃料的基础设施、供应和法规体系仍在建设中,
这是推广新燃料必然要经历的自然阶段,“因此我们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通过谅解备忘录、行业合作和
项目建设积累经验”。
据了解,EPS 于 2023 年 9 月与北海造船签署了 3+3 艘 21 万吨 Ammonia DF(氨双燃料)/DF Ready 散货
船建造项目签约仪式,开启了双方的首次合作。以此为开端,EPS 陆续在北海造船订造了 14 艘 21 万吨氨
双燃料散货船。这是全球首批双燃料氨动力散货船。虽然北海造船没有透露新船价格,不过据外媒消息称,
每艘船造价接近 8000 万美元,全部 14 艘总金额将达 11.2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79.74 亿元)。预计首制船
将在 2026 年年中交付。
该型船由北海造船与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SDC)共同研发,总长 300.00 米,型宽 50.00
米,型深 25.20 米,结构吃水 18.40 米,航速 14.0 节,可达到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指标第三阶段(Phase
Ⅲ)的要求,同时船舶满足氨燃料预设,后期将配置氨燃料主机及 2 个 3000 立方米氨燃料 C 型罐,确保
未来可采用氨燃料实现船舶全生命周期“零碳”运营。按照计划,这批新船将采用由 MAN Energy Solutions
(现更名为 Everllence)提供的氨双燃料主机。在 2023 年 EPS 签署首份订单时,这种发动机仍在开发中,
当时 MAN 表示将在 2024 年年底之前为新船交付首批二冲程氨燃料发动机。然而,发动机尚未准备就绪促
使 EPS 将全部 14 艘船更改为 LNG 双燃料动力。
据了解,EPS 是全球最大的独立船东之一,在航运业有着 60 余年的卓越历史,总部位于新加坡,拥有 6000
名海员,450 余名岸基员工,管理着由 270 多艘船舶组成的多元化船队,包括散货船、集装箱船、汽车运
输船、油船、油化船、LPG 船、LNG 船,总载重吨达 2800 万吨,平均船龄不超过 10 年,其中双燃料船
舶 80 余艘。
自 2021 年以来,EPS 一直活跃在新造船市场上,在中日韩船厂先后订造了超过 140 艘新船。克拉克森的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 EPS 在建新船共计 108 艘,船型涵盖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液化气船、油船等,到
2029 年所有在建新船交付完毕后,EPS 的船队规模有望超过 300 艘。
值得一提的是,在 EPS 更改燃料选择的同时,另一家在北海造船订造氨燃料散货船的船东——比利时
CMB.Tech 却决定坚守氨燃料。CMB.Tech 目前在北海造船订造了 10 艘氨燃料 Newcastlemax 型散货船,预
计将在 2026 年至 2027 年交付。CMB.Tech 的新船将配备 WinGD 设计的氨燃料双燃料发动机。WinGD 首
席执行官 Dominik Schneiter 表示,公司首台大缸径 X72DF-A 发动机已准备好在今年第四季度在青岛进行
测试,测试完成后将交付船厂安装。
2. 17 年来首单!今治造船重返阿芙拉型油船市场
今治造船近日披露,与一家希腊船东达成 2 艘 107000 载重吨阿芙拉型油船建造合同,预计新船将在 2027
年和 2028 年交付。相关船东具体信息以及船价并未公布,但有消息称这份订单可能来自 Samos Steamship,
该公司是今治造船的“老客户”。Samos Steamship 是日本船厂的忠实客户,目前其船队运营的 27 艘船全
部来自日本船厂,包括 18 艘油船以及 9 艘散货船,总运力约 369 万载重吨、平均船龄 6.8 年。作为参考,
目前一艘 113000-115000 载重吨阿芙拉型油船新造船价格约为 7200 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7500 美元下
降约 4%。
去年,以建造阿芙拉型油船而闻名的住友重工宣布退出新造船市场,不再承接新的商船订单,现有手持订
单将在 2026 年 1 月交付完毕。在退出商船建造后,住友重工计划继续开展修船业务,建造海上风电相关
的浮式结构物和船舶、风电机组零部件等,旗下横须贺工厂生产大型港口起重机等产品。
今治造船表示,将重新启用 2000 年代建造阿芙拉型油船时超大模块化(mega-block)建造工艺。消息人士
称,今治造船将与住友重工合作建造超大船体模块,由住友重工负责模块制造工作。
据了解,今治造船是日本造船完工量最大的造船集团,在日本国内拥有 10 家船厂,每年能够建造 90 艘以
上的船舶。其中,位于香川县的丸龟事业本部拥有日本最大的船坞,长 600 米、宽 80 米、深 11.7 米,船
坞内配备了日本最大的三台 1300 吨龙门起重机。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海事局的数据,2024 年今治造船的
建造量为 328 万总吨,位居世界第 6 位。
今年早些时候,今治造船宣布与 JFE 控股和石川岛播磨重工(IHI)达成协议,将收购 JFE 控股和 IHI 所持
的日本造船联合(JMU)部分股份。通过这项交易,作为日本第二大船企的 JMU 将正式成为专注于造船
业务的今治造船集团一员,今治造船的持股比例将从目前的 30%提高到 60%,是 JMU 的最大股东。
此次合并将使今治造船和 JMU 能够在同一市场协同作业,业务范围包括集装箱船、液化气运输船、散货
船和油船。双方还可通过共享设计和采购成本,实现成本节约。
3. 中国船厂再接单!德国船东订造 10 艘多用途船
近日,德国航运公司 HS Schiffahrts 集团联手船舶融资机构 Mare Trust,共同在苏豪船舶重工下单订造 10
艘多用途船。这份订单包括 4+2+2+2 艘 12500 载重吨多用途重吊船,计划在 2027 年 8 月至 2029 年 2 月陆
续交付,每艘新船造价约为 3000 万美元,备选订单确认生效后全部 10 艘订单总金额将达到 3 亿美元(约
合人民币 21.36 亿元)。按照计划,Mare Trust 将作为股权投资方,为这一新造船项目提供 1.1 亿欧元(约
合人民币 9.19 亿元)资金。
官网数据显示,Mare Trust 目前持有 65 艘船的股份,主要是 30000 吨以下的集装箱船、干货船和多用途船,
总股本 1.37 亿欧元。其在建新船总计 34 艘,总价值 9.25 亿美元,其中包括德国船东建造的 14 艘 1200TEU
集装箱船。最新的订单也标志着 HS Schiffahrts 在多用途船领域的重大扩张。目前该船东运营着 5 艘 8200
至 13500 载重吨的多用途船,并在支线集装箱船和干散货船领域管理约 30 艘船舶。
连同最新订单在内,目前苏豪船舶重工手持订单共计 8 艘 105250 载重吨,包括 4 艘杂货船和 4 艘多用突
出,交船期延续至 2028 年。
4. 10 天 8 艘!上市船企豪取全球苏伊士型油船 80%订单
韩国 DH 造船(原大韩造船)再获 2 艘苏伊士型油船订单,10 天内签署的订单总数增至 8 艘。近日,DH
造船宣布,继 9 月 22 日签订 6 艘、总额 7100 亿韩元(约合 5.1 亿美元、36.28 亿元人民币)的苏伊士型油
船建造合同后,又在 9 月 29 日和 9 月 30 日分别与某船东和大洋洲地区船东签订了 1 艘同型船的建造合同,
单价 2440 亿韩元(约合 8690 万美元、6.2 亿元人民币)。这 2 艘新船计划于 2027 年 7 月前交付。作为参
考,目前一艘 156000-158000 载重吨苏伊士型油船新造船价格约为 8500 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9000 万
美元下滑 6%。
此次承接的苏伊士型油船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Tier III 排放规定和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第三阶
段要求,还将搭载脱硫装置(Scrubbers),并预留了 LNG 推进功能接口,船东可在将来根据需要将其转
换为 LNG 燃料动力船。在短短 10 天内,DH 造船就斩获了 8 艘伊士型油船订单,总价值约为 6.8 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 48.38 亿元)。这也是 DH 造船自今年 8 月 1 日在韩国证券交易所(KOSPI)挂牌上市以来,
承接的第二份新船订单,展现了其在全球中型油船市场的竞争力。
虽然 DH 造船并未公布船东具体信息,但据悉其 9 月 22 日承接的 4 艘苏伊士型油船订单来自比利时船东
Exmar,同日承接的另外 2 艘订单来自瑞士船东 Advantage Tankers。
今年 9 月,全球共订造了 10 艘苏伊士型原油运输船的订单,其中 DH 造船就承接了 8 艘,取得了压倒性
的接单业绩。DH 造船在苏伊士型油船建造领域表现突出的原因在于其经过验证的优质技术实力、稳定的
交付能力,以及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的绿色建造能力。这些竞争优势直接转化为订单,促使全球船东
接连选择 DH 造船下单。
通过承接这 2 艘新船订单,DH 造船目前已锁定了近 3 年的稳定订单储备,手持订单金额约 27 亿美元。今
年上半年,DH 造船在战略性接单层面保持了保守的经营方针,但下半年开始则顺应市场变化,展开了更
为积极的接单活动。
今年上半年,DH 造船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6037 亿韩元(约合 4.4 亿美元、30.7 亿元人民币),累计实现营
业利润 1322 亿韩元(约合 9716 万美元、6.7 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为 21.9%,比去年全年高出 7 个百
分点以上,排名韩国船企首位。连同最新订单在内,截至目前,DH 造船手持订单共计 25 艘 387.78 万载
重吨,其中苏伊士型油船 24 艘、LR2 型油船 1 艘,交船期排至 2028 年。
5. 2028 年交付!Jan De Nul 订造新一代抛石船
随着全球对支持能源与数据生产及传输的海底基础设施保护需求迅速增长,比利时船东 Jan De Nul 宣布订
造一艘专门用于海底防护作业的抛石船(rock installation vessel)——“George W. Goethals”号。这艘新船
预计将在 2028 年 1 月交付,具体建造船厂尚未公布。
该船载重能力高达 37000 吨,配备先进的柔性垂直落管和倾斜落管系统,能够在水深达 400 米处安放超大
石块。船舶可采用生物燃料和绿色甲醇驱动,混合动力系统将发电机与电池及驱动技术相结合,专为削峰
填谷、负荷平滑、旋转储备和优化发动机负载而设计,有效降低碳排放并提升燃料效率。该船还配备四台
电动挖掘机,可在无需岸基传送带或起重机的情况下完成大型岩石装载作业。
Jan De Nul 指出,如今,数千公里的海底电缆铺设在海床上,负责跨国电力传输、连接海上风电场与陆地
电网,并承载着全球大部分国际数据流通的重任。然而,这些电缆极易受损,并因其战略重要性而可能成
为蓄意破坏的目标。
Jan De Nul 通过建造新一代抛石船,积极行动以加强这一关键基础设施的防护能力。“George W. Goethals”
号将重点部署在北海和东南亚能源领域的工程项目,成为 Jan De Nul 船队中第三艘 3 万吨以上的抛石船。
该船完全由公司自主设计,体现了 Jan De Nul 在海上基础设施保护领域的丰富经验。
除了“George W Goethals”号,Jan De Nul 目前还在建造两艘超大型海底电缆敷设船“Fleeming Jenkin”号
和“William Thomson”号,这两艘船由招商局重工(江苏)承建,电缆承载能力均为 28000 吨,是世界上
运载能力最大的铺缆船,可在更长距离内铺设电缆,并减少海底连接点,特别适用于跨国电网互联项目。
6. 还是这家船厂!日本船东增订不锈钢化学品船
近日,日本邮船与 Stolt Tankers 的合资公司 NYK Stolt Tankers(NST)宣布在南通象屿海装增订 2 艘 38000
载重吨不锈钢化学品船。这两艘新船预计将在 2028 年和 2029 年交付,届时将加入由 Stolt Tankers 运营的
化学品船船队。连同去年年初订造的首批 6 艘在内,NST 目前在南通象屿海装订有一系列 8 艘 38000 载重
吨不锈钢化学品船。
该系列 38000 载重吨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船身总长约 184.9 米,货舱舱容达 43500 立方米,设计航速 13.7
节。该船型具有 30 个独立双相不锈钢货舱,具备卓越存储性能和高度灵活性,可有效阻隔化学品渗透,
大幅减少货舱维护工作量,提高航行安全和使用寿命。该船型从设计端着手降耗减排,采用 F 型船艏专利
设计优化船体线型,结合 SCR 技术,可满足国际海事组织 Tier-III 排放要求,兼顾安全性、经济性、环保
性和舒适性。此外,该船型还配备了岸电连接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燃料效率,并预留升级改造甲醇燃
料、不间断电池动力空间,在环保性能上达到了新高度。
日本邮船表示,随着实现脱碳社会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能够运输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其他可
再生燃料及原料的化学品船,预计将迎来稳定的需求增长。为此,日本邮船与 Stolt Tankers 正在积极推进
化学品船队的更新与扩张。通过以更具燃油效率的新船替代旧船,既推动运输过程的脱碳,也为满足预期
增长的化工产品运输需求做好准备。
据了解,Stolt Tankers 是全球最大化学品船船东思多而特(Stolt-Nielsen)旗下子公司,成立于 1959 年,拥
有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品船船队,为世界领先的化学品、食用油、酸和其他散装液体制造商及消费者提供安
全、可靠、优质和灵活的运输服务。目前其船队规模超过 160 艘船,运力超过 260 万载重吨。
包含最新订单在内,截至目前象屿海装手持订单共计 72 艘 396.3 万载重吨,其中包括 45 艘散货船和 27 艘
化学品船,交船期排至 2029 年。
7. 两型 6 艘!这家船厂再获 LNG 加注船订单
近日,中集太平洋海工与新加坡船东 Purus 签署 2 艘 18900 立方米 LNG 加注船建造合同。这批船舶将租赁
给壳牌(Shell),以支持其 LNG 加注能力的扩展。据了解,这批新船型总长控制在 140 米以内,配备 2
只 IMO Type C 储罐,高储压设计显著提升船舶操作灵活性与经济性,搭载超低甲烷逃逸率发动机及高压
岸电系统,可大幅降低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全面响应国际海事组织(IMO)减排要求。
为实现这些 LNG 加注船卓越的操纵性能,中集太平洋海工研发团队开发了一套双燃料柴油电力推进
(DFDE)解决方案,包括缩短船体总长(LOA)、配备两台大功率艏侧推,并对船体线型进行了专门优
化,以显著提升船舶在低速、短航程工况下的运行效率。随着全球碳减排进程加速,LNG 作为过渡燃料的
地位日益巩固,市场对高效、低碳加注基础设施的需求持续攀升。该批船舶交付后,将有效增强壳牌在新
加坡、欧洲及全球关键港口的 LNG 加注网络覆盖,推动更多船舶实现从传统燃料向清洁能源的切换。
在另一重要进展中,中集太平洋海工与 GSX Energy 正式签署 2+2 艘 20000 立方米 LNG 加注船建造合同。
该船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型气体运输船。
作为航运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参与者,GSX Energy 基于对 LNG 加注船市场长期增长潜力的战略研判,选择
与中集太平洋海工这一国际领先的 LNG 加注船船厂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航运业低碳发展。
据了解,GSX Energy 由多家国际知名航运企业联合组建,长期看好 LNG 加注船市场的发展前景。此次选
择中集太平洋海工作为合作伙伴,既体现了 GSX Energy 对 LNG 加注船建造质量的高标准要求,也反映出
其依托国际一流造船企业、确保设计方案高效落地的战略考量。
中集太平洋海工将严格依据 GSX Energy 提供的完整设计方案开展建造工作,确保船舶性能符合国际标准。
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 GSX Energy 了解 LNG 加注船要求,同时也为中集太平洋海工巩固 LNG 加注船建造
领域市场地位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此单,公司将系统评估市场对不同配置 LNG 加注船的实际反馈,为
后续自身产品优化提供实证依据。
中集太平洋海工是中小型液化气船、LNG 加注船细分市场的领军企业,专注于液化气船领域 16 年,拥有
自主的船用液罐、燃料罐及整船设计、建造、项目管理能力,交付了包括全球新建最大 20000 立方米 LNG
运输船加注船、全球首艘 5000 立方米双燃料全压式 LPG 船在内的各类液化气船 40 余艘,全球市场占有率
名列前茅。多年来,中集太平洋海工在打造全谱系中小型液化气运输船、LNG 加注船方面深耕细作,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其产品已经覆盖 LPG、乙烷、乙烯、LNG、液氨等各种液化气运输船及 LNG
加注船,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未来,中集太平洋海工将继续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构建更加
绿色、高效的航运基础设施,为全球海事能源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不含最新订单在内,目前中集太平洋海工手持订单共计 36 艘 55 万载重吨,其中 LNG 加注船 13 艘、LPG
船 12 艘、海工船 6 艘、杂货船 2 艘、拖船 2 艘、其他船舶 1 艘,交船期排至 2028 年。
8. 12 艘超 170 亿!两大民营船企有戏!航运巨头再下大单
马士基计划订造 6+6 艘 180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集装箱船,参与竞争的船厂包括江南造船、招商工业、
扬子江船业、新时代造船和恒力重工,以及韩国 HD 现代集团和韩华海洋,但目前马士基已经基本锁定了
新时代造船和扬子江船业。预计这份大单最快将在 10 月正式敲定。马士基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新时代造船。。
据称,马士基此前原本打算在年底前完成与船厂的谈判,但由于最近集装箱船订单潮不断,船厂可用船台
资源日益稀缺,促使马士基加快了步伐。
此外,马士基还在考虑将这批船舶升级为 22000TEU 的备选方案。如果马士基最终选择订造 22000TEU 船,
这将成为其船队中的最大船舶。截至目前,马士基自有船队中最大集装箱船是 2015 年在韩国大宇造船(现
韩华海洋)订造的 11 艘第二代 3E 级 20568TEU 船。
船舶经纪人认为,中国船企的报价相比韩国船企有着明显优势,每艘造价比韩国船企要低 2000-3000 万美
元(约合人民币 1.42-2.14 亿元),对于马士基这样的批量订单来说,选择韩国船厂所需要支付的溢价将变
得更加明显。作为参考,今年年初达飞曾在中韩船企订造了多达 24 艘 180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船,其
中江南造船承接的 12 艘订单单船价格约为 2.07 亿-2.0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4.74- 14.81 亿元),而 HD
韩国造船海洋承接的 12 艘订单船价则为 2.154 亿美元。
新时代造船和扬子江船业这两家船厂对于马士基而言都不陌生。去年,马士基自身作为船东订造了首批 20
艘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其中扬子江船业接获 2 艘 9000TEU 和 6 艘 17000TEU 集装箱船订单,新时代造
船和韩华海洋分别接获了 6 艘 15000TEU 船订单。除了 LNG 双燃料船之外,马士基还在扬子江船业订有 6
艘 9000TEU 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计划在 2026 年至 2027 年陆续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投资订造双燃料船之外,马士基最近还宣布将与 50 家不同船东合作,对其租赁船队
中约 200 艘集装箱船进行改装,通过提升燃油效率和货物运载能力来降低船舶舱位成本,从而减少运营成
本和温室气体排放。截至目前,马士基及其定期租船合作伙伴已在 50 家船东的 200 艘船舶上执行了超过
1500 个单独项目,另有约 1000 个项目正在执行中,预计将在 2027 年完成。这些解决方案的投资成本由马
士基与船东共同承担。
由于项目规模庞大,涉及的船舶类型、尺寸和配置差异较大,因此所采用的改装方案也各不相同。马士基
介绍称,在约 200 艘改装船舶中,一个普遍且重要的改装是更换螺旋桨或球鼻艏。优化设计的球鼻艏可改
善船体周围水流,从而减少阻力、提高水动力效率,最终降低燃油消耗。同时,螺旋桨与预旋流装置的结
合替换,在最大化推进力并最小化能量损失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其他改装方案还包括辅助发动机余热回收系统,可利用辅助发动机热量产生蒸汽,减少对燃油锅炉的依赖;
同时,轴发电机系统的安装可减少辅助发动机使用,从而节省大量燃料。此外,马士基还通过一系列结构
和技术改进提升货物运载能力,例如提升驾驶室以改善视野并增加货物装载量,抬高绑扎桥,增强船舶载
重能力以适应更深的吃水深度,同时升级绑扎系统和装载计算机功能。
9. 3 艘!长江中上游最大甲醇双燃料不锈钢化学品船订单落地
近日,江西省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与韩国最大化学品航运公司 DM SHIPPING 签署的 33000 吨甲
醇双燃料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建造合同获得双方董事会批准。该系列船共计 3 艘,合同总金额超 12 亿元
人民币,入韩国船级社,分别在 2028 年和 2029 年交付。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高端化学品船建造领域开
启了新的合作,为新江洲船舶重工化学品船拓展朋友圈和开拓韩国市场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此次签约的 33000 吨甲醇双燃料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是新江洲船舶重工为 DM SHIPPING 公司量身打造
的采用绿色清洁能源为动力的高性能船舶。该船总长 185 米、 型宽 28.6 米、型深 15.5 米、设计吃水 10.3
米,采用水平槽型舱壁的建造,其难点主要体现在成型精度控制和焊接变形控制这两大难题上,能够获得
船东对这项技术信任的船厂,其在高端船舶制造领域已经步入一流水平。该船型面临国内外众多的竞争者,
新江洲船舶重工能够脱颖而出并成功签约,充分说明 DM SHIPPING 公司对新江洲船舶重工技术实力和服
务品质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该系列船舶采用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与建造标准,在船舶的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等方面均达到行业先
进水平。此次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将助力新江洲争取中小型油化船市场应有地位,拓展高端
船舶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当前国内中小型船厂面临国际船东订单转移、观望态度浓厚等实际困难,为如何
化危为机积累了经验。新江洲在年初就布局韩国市场,拓展韩国船东朋友圈,为此次成功签约赢得了先机。
据介绍,韩国 DM SHIPPING CO.,LTD.是一家国际航运公司,专注于海运、物流及相关服务,业务范围
涵盖化学品运输、集装箱运输、船舶租赁及海事服务等,拥有 16 艘化学品运输船船队,覆盖亚洲(中、
日、韩)、澳大利亚、南美等主要散货贸易路线,是韩国最大的化学品航运企业。此次与新江洲船舶重工
的合作,是 DM SHIPPING 公司深耕化学品船领域的关键战略布局。双方将携手共进,为全球化学品运输
市场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高品质的化学品船。
新江洲船舶重工的投资主体为钦实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扬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钦实集团有限公司为上市
公司天海融合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其控股母公司,江苏扬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扬子江船业集团全
资控股的子公司。新江洲船舶重工主攻中小型船舶市场,侧重于液货船与支线集装箱散货船及多用途重吊
船的新造业务。不含最新订单在内,截至目前新江洲船舶重工手持订单共计 27 艘 34.39 万载重吨,其中化
学品油船 12 艘、多用途船 10 艘、杂货船 2 艘、集装箱船 2 艘、LPG 船 1 艘,交船期排至 2027 年。
10. “老客户”再下单!招商工业金陵船厂获绿色客滚船订单
10 月 7 日,招商工业金陵船厂与德国 TT-Line 公司在欧洲举行 1+1 艘第二代绿色客滚船意向书签署仪式。
这是双方基于首次合作的成功经验与高度互信,围绕新一代高端客滚船的设计、建造展开的再次携手合作,
也标志着招商工业金陵船厂在欧洲高端客滚船市场的又一次拓展。
TT-Line 公司的拥有人兼首席执行官 Bernhard Termühlen 先生、招商工业董事长吴四川、副总经理梅中华
出席仪式。招商工业南京金陵总经理江家忠和 TT-Line 公司首席运营官 Andreas Schaerli 签署新项目合作意
向书。招商工业副总工程师田正军、招商工业经营管理部总经理丁健亮、招商工业青岛船厂总经理助理王
兴宝出席活动。
招商工业金陵船厂与 TT-Line 公司的首次合作始于 2018 年,双方签署了 1+1 艘绿色环保型双燃料客滚船
合同。这是 TT-Line 首次将造船计划放到欧洲以外的市场,开启了全球合作的新篇章,而深耕滚装船领域
多年的金陵船厂借此机会挑战高端客滚船这一新赛道。随着 2022 年“NILS HOLGERSSON”号和“PETER
PAN”号的顺利交付,这场双向突破的首次合作以超预期的成果画上圆满句号,也为双方进一步的深度合
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 TT-Line 公司的德国、波兰、立陶宛和瑞典航线的高效贸易中,“NILS HOLGERSSON”
号和“PETER PAN”号已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证明。
相较于第一代,即将建造的 TT-Line 第二代绿色客滚船在核心性能与参数上将实现全方位升级,新船船长
将达到约 240 米,可容纳乘客 1000 人;一些特征,如液化天然气混合推进概念将使这艘船成为环保和营
运效率的新标杆。招商工业高度重视与 TT-Line 公司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将以此次合作为新起点,将过
往合作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前进动能,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建造优势,为 TT-Line 公司打造更契合欧洲市场
需求的高端客滚船,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据了解,招商工业金陵船厂是招商工业旗下滚装船建造的核心成员,设有南京、仪征两大厂区,其核心产
品“滚装船”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连续多年领跑全球滚装船制造领域,是国内滚装船建造最早、
交付数量最多、产品类型最全的滚装船制造商。连同最新订单在内,截至目前招商工业南京金陵手持订单
共计 80 艘 258 万载重吨,其中汽车运输船 31 艘、集装箱船 18 艘、多用途船 14 艘、散货船 9 艘、化学品
船 6 艘、甲醇加注船 2 艘,交船期排至 2028 年。
11. 中国船厂再接单!英国船东重返集装箱船新造船市场
英国船东 Zodiac Maritime 重返新造船市场,在招商工业金陵船厂下单订造 5 艘 6000TEU 集装箱船。据悉,
这批新船将采用常规燃料,预计在 2028 年间陆续交付,每艘新船造价约为 7800 万至 7900 万美元之间,
交易总金额在 3.9 亿美元至 3.95 亿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 27.77 亿元至 28.12 亿元)。作为参考,目前一
艘 5000-5500TEU 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约为 7900 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8000 万美元小幅下滑。
消息人士称,该系列船将按照高规格建造,配备轴带发电机系统,Zodiac Maritime 正在与中远海运集团在
内的多家集运公司商谈,为这批新船安排租船合同。作为一家多元化的航运公司,Zodiac Maritime 旗下船
队拥有超 160 艘船舶,包括集装箱船、散货船、汽车运输船、LPG 船和油船。过去十年间,Zodiac 管理的
船队船舶数量翻了一番,船队载重量在此期间增加了两倍。
这是近年来在 Zodiac Maritime 罕见的集装箱船订单。据了解,在金陵船厂的订单之前,Zodiac Maritime
曾于 2021 年和 2022 年在韩国韩华海洋订造了一系列 13 艘 LNG 双燃料 15600TEU 集装箱船,这些船舶全
部由地中海航运租赁运营。
对于金陵船厂而言,Zodiac Maritime 的订单将是其建造的最大集装箱船,此前该船厂建造交付的最大集装
箱船运力不超过 5000TEU。9 月中旬,金陵船厂接获了新加坡船东 Eastern Pacific Shipping(EPS)共计 5
艘 6000TEU 集装箱船订单。
关键词:
上一页
上一页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