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船舶市场及行业动态(2025-11-9-~ 2025-11-16)
发布时间:
2025-11-17 10:09
1. 14 艘 200 亿大单敲定!中韩船企平分!航运巨头全面升级
11 月 12 日,长荣海运宣布,通过子公司 Evergreen Marine (Asia)下单订造 14 艘 14000TEU 双燃料 LNG 动
力集装箱船,由广船国际和韩国三星重工各建造 7 艘。每艘船造价约为 1.75 亿-2.05 亿美元,14 艘总金额
约为 24.5 亿-28.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74.26 亿-204.14 亿元)。作为参考,目前一艘 13000/14000TEU 双
燃料 LNG 动力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约为 1.76 亿美元,相比年初 1.85 亿美元的峰值水平有所回落。
这是长荣海运今年第二份新船订单。此前在今年年初,长荣海运在中韩两家船厂订造 11 艘 24000TEU 全
球最大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其中广船国际建造 5 艘、韩华海洋建造 6 艘,每艘船单价约为 2.65 亿-2.95
亿,交付期为 2027 至 2028 年。长荣海运的订单标志着广船国际首次进军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市场,
这也是长荣海运与广船国际的首次合作。随着最新的 14000TEU 双燃料船订单落地,双方将进一步加深合
作关系。
长荣海运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航运公司。近年来,长荣海运持续投资订船扩张船队,与主要在日韩船企订船
的阳明海运和万海航运不同,长荣海运的订单多数由中日韩船企分享。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长荣海运目
前自有船队中在建新船共计 44 艘,其中包括黄埔文冲 9 艘支线船、广船国际 5 艘 24000TEU 超大型船,
韩国三星重工 16 艘 16000TEU 甲醇双燃料船和韩华海洋 6 艘 24000TEU 船,以及日本今治造船 8 艘
16000TEU 甲醇双燃料船。
2018 年,长荣海运首次在中国大陆船厂订造新船,与江南造船签署了 4 艘 2500TEU 支线集装箱船订单。
此后在 2019 年,江南造船、沪东中华与韩国三星重工分享了长荣海运 10 艘 24000TEU 级 A 级集装箱船大
单,其中江南造船 2 艘、沪东中华 2 艘、三星重工 6 艘,2021 年长荣海运又在沪东中华追加订造了 3 艘
24004TEU 集装箱船。此外,长荣海运还在与黄埔文冲合作建造支线集装箱船。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长
荣海运在黄埔文冲累计订造了多达 30 艘支线船,包括 11 艘 3110TEU、11 艘 2300TEU、6 艘 2400TEU 和
2 艘 1904TEU,其中 21 艘已经交付,还有 9 艘正在建造。
2. 启动设计招标!东海救助局将新建大型海洋救助船
近日,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发布设计招标公告,以 1630 万元的预算金额采购一艘大型综合海洋救助船
整体设计。公告显示,大型综合海洋救助船建造项目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为交通
运输部东海救助局,建设资金全部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建设,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
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作为招标人委托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对大型综合海洋救助船建造项目下的设计
开展公开招标。
该船为全焊接式钢质船体,采用前倾式球鼻艏型船艏,巡洋舰式船艉船型,纵/横骨架形式,具有一层连续
主甲板。主甲板上设有三层长艏楼,艏楼甲板上设有四层甲板室,前部设有大型直升机起降平台和中型直
升机机库。该船设计航区为无限航区,抗风能力达到 12 级;船舶主尺度约为总长 137 米,型宽 28 米,型
深 11.4 米,设计吃水 6.0 米,夏季载重线吃水约 7.8 米,设计航速不低于 17.5 节,系柱拖力 350 吨,续航
力 16000 海里(经济航速下);全船定员 90 人,其中配备船员 30 人,特种人员 60 人,搭载获救人员 200
人,自持力 90 天;采用电力推进形式,具备 DP-3 级动力定位能力和 2 级对外消防能力,入级中国船级社
(CCS)。
3. 连获超 30 艘订单!大连造船订单井喷捷报频传
11 月 12 日,大连造船联合中船贸易公司与越南海安绿色航运公司签署 2+2 艘 7100TEU 集装箱船订单。越
南海安公司董事长 Vu Thanh Hai、总经理 Nguyen Ngoc Tuan,大连造船董事长韩东望、副总经理何旭参加
仪式。除了越南海安公司的 2 艘 7100TEU 集装箱船之外,大连造船成功与欧洲两大知名船东分别签约了 2
艘 7100TEU 集装箱船,总计 6 艘 7100TEU 集装箱船项目,同型船累计承接量达 14 艘,稳步实现了中大型
箱船批量化高效建造。
据外媒消息,最近在大连造船订造 7100TEU 集装箱船的船东包括希腊船东 Danoas 和德国船东 Asiatic
Lloyd。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Danoas 的 2 艘新船在今年 9 月初订造,将采用甲醇燃料预留设计,由山船
重工承建,计划在 2027 年交付,租赁给运达航运(Interasia Lines Ltd)运营。与此同时,Asiatic Lloyd 也
在今年 9 月传出在大连造船订造 2 艘 7100TEU 集装箱船的消息,这是自 2021 年和 2022 年的总计 6 艘
7000TEU 箱船订单之后,Asiatic Lloyd 时隔三年再次重返大连造船。外媒报道称,本月 Asiatic Lloyd 已经
在大连造船追加订造了 2 艘同型船,新船将在 2027 年底至 2028 年初交付,租赁给德国赫伯罗特。Alphaliner
的数据显示,每艘新船造价约为 91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6.47 亿元。
此外,大连造船还宣布与一家欧洲企业正式签订 10 艘 LNG 双燃料 22000TEU 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订单,
进一步巩固了大连造船在大型清洁能源船舶领域的领先地位。据悉,这份订单来自法国达飞海运,订单总
计 6+4 艘,其中前 6 艘由大船天津建造,计划在 2027 年至 2028 年交付,每艘新船造价约为 2.05 亿-2.10
亿美元,备选订单确认生效后 10 艘总金额将达 2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49.37 亿元)。
除了海外船东的集装箱船订单之外,大连造船近期还与国内主要船东签约 2 艘 11 万吨级成品油/原油船、2
艘 6.5 万吨级原油/成品油船、6 艘 30.7 万吨原油船及 4 艘 21 万吨散货船。这些油船订单延续了大连造船
在成品油船与中小型原油船市场的传统优势,体现出产品组合的均衡发展与持续优化。
据了解,其中 2 艘 11 万吨级成品油/原油船和 2 艘 6.5 万吨级原油/成品油船订单来自招商南油。今年 9 月,
招商南油与大连造船举行 2 艘 11.5 万吨成品油船/原油船建造合同签约仪式,这两艘新船预计将在 2028 年
10 月前交付,船舶经纪人估计每艘船造价约为 7200 万至 74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5.12 亿元至 5.26 亿元)。
作为参考,目前一艘 113000-115000 载重吨阿芙拉型油船新造船价格约为 7200 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7500 美元下降约 4%。
大连造船的订单标志着招商南油在 LR2/阿芙拉型油船市场的重新回归。根据 VesselsValue 的数据,招商南
油早在 2006 年初就退出了这一船型市场,当时该公司将其最后两艘 110500 载重吨油船“Feng Huang Zhou”
号和“Tian E Zhou”号(均建于 2006 年)以 6650 万美元出售给印度 Great Eastern Shipping。
同样在 9 月,招商南油宣布将投资约 9.76 亿元人民币,在大连造船新建两艘 6.5 万吨级巴拿马型油船。这
两艘新船预计将在 2028 年下半年交付。该型船为新一代小巴拿马船型,满足 IMO Tier III 排放标准,采
用甲醇双燃料预留设计,并新增艏装载系统。
大连造船近期承接的 6 艘 30.7 万吨原油船订单来自中远海运发展。10 月 31 日,中远海发宣布,将通过海
南中远海运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大连造船建造 6 艘 30.7 万吨级 VLCC,交易总金额人民币 50.858 亿元,单
船船价为人民币 8.478 亿元。其中首艘船计划于 2027 年 4 月份开始交付,后期船舶将陆续于 2028 年 11 月
底前完成交付,这 6 艘 VLCC 将长期经营性光租给中远海运能源。作为参考,目前一艘 315000-320000 载
重吨 VLCC 新造船价格约为 1.2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8.96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1.29 亿美元略微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国内新造船合同均采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不仅反映了中国船舶工业在国内外市场
中的议价能力提升,也为行业推动结算方式多元化、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树立了标杆。
4. 三度下单!希腊船东再订“皇冠”散货船
11 月 11 日,苏美达船舶联合旗下新大洋造船,与老客户希腊船东 JME 续签一艘 3.0 版本 CRWON63 散货
船建造合同。这艘新船的交付时间和具体价格并未公布。作为参考,目前一艘 61000-64500 载重吨 Ultramax
型散货船新造船价格约为 3325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36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3500 万美元下降了 5%。
JME 与新大洋造船渊源颇深,2013-2015 年,JME 就在新大洋造船前身扬州大洋船厂建造 3 艘散货船。苏
美达船舶重整新大洋造船后,JME 又于 2023 年 4 月和 2024 年 6 月两度重返下单,共计签订了三艘
CROWN63PLUS 散货船的新船建造合同,且已成功交付两艘,第三艘计划于 2027 年交付。此次签约,是
JME 与苏美达船舶的第三次合作,充分彰显了 JME 对 CROWN 品牌及新大洋造船的高度信任。CROWN63
系列散货船作为新大洋造船的拳头产品,备受 Ultramax 型散货船船东喜爱,至今已成功交付 147 艘,还有
60 余艘的在手订单。
据了解,新大洋造船皇冠 63 PLUS(CROWN63 3.0 版本)通过与日本专业设计公司合作,重新优化船体
线型,并采用节能降耗设计,实现优势船型更新升级。载货量大幅增加,航速、油耗的数据也比 CROWN63
2.0 版本有明显提升,EEDI 数值远超基线,成为 PHASE 3 阶段船舶中的优等生。
该船型在原有品牌船型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升级,各方面性能表现优越:船型的载货量、航速、油耗等
数据明显提升,满足国际海事组织 IMO 船舶能效设计指数 EEDI 3 要求和 Tier 3 排放标准。船型设计融入
绿色理念,优化船体线型,节能降耗优势进一步显现。持续推进产品系列配置化,提供低阻油漆、脱硫塔、
高压岸电系统、船舶智能化系统等多个配置选项,满足不同船东在多种场景下用船需求。不含最新订单在
内,截至目前苏美达船舶新大洋造船手持订单共计 76 艘 445 万载重吨,其中散货船 61 艘、集装箱船 10
艘、油船 4 艘、海工船 1 艘,交船期排至 2028 年。
5. 4 艘“最大”散货船!民营造船巨头再获老客户订单
保加利亚船东 Navibulgar 首度进军 Ultramax 型散货船领域,在其长期合作的扬子江船业订造新船。据悉,
保加利亚船东 Navibulgar 在扬子江船业下单订造 4 艘 71000 载重吨带装卸设备的 Ultramax 型散货船,新船
计划于 2028 年至 2029 年间交付,将成为 Navibulgar 船队中载重量最大的散货船。
这份订单的具体价格并未公布。作为参考目前一艘 61000-64500 载重吨 Ultramaxes 型散货船新造船价格约
为 3325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36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3500 万美元下降了 5%。据悉,这 4 艘船是今
年 9 月扬子江船业宣布承接的 8 艘新船订单的一部分。当时,扬子江船业公布的 8 艘订单包括 4 艘集装箱
船(2 艘 11800TEU、1 艘 1800TEU 和 1 艘 1100TEU)以及 4 艘 71000 载重吨散货船,这些新船将在 2027
年至 2029 年陆续交付,合同总价值约为 4.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1.39 亿元)。
Navibulgar 的这批新船被称为“超大型 Ultramax(super-size ultramax)”船,其尺寸介于标准 Ultramax 型
与巴拿马型散货船之间。标准的 Ultramax 型散货船载重量通常在 60000 吨至 68000 吨之间,长度通常不超
过 200 米,不过 Navibulgar 的新船尺寸更大,船舶总长约 215 米。Navibulgar 正致力于成为欧洲灵便型散
货船领域的主要船东之一,该公司计划将这 4 艘新船投入全球航线运营。
据了解,作为扬子江船业的老客户,Navibulgar 是欧洲地区最大的灵便型散货船运营公司,运营历史超过
130 年。官网数据显示,目前公司旗下船队拥有并运营 36 艘散货船,载重吨位在 22000 到 46000 载重吨之
间。连同最新订单在内,自 2021 年以来,该公司订造的 22 艘散货船全部由扬子江船业接单,总金额达到
约 6.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6.26 亿元)。除了最新订造的 4 艘 71000 载重吨散货船之外,Navibulgar 目前
还有 3 艘 32000 载重吨和 3 艘 45000 载重吨散货船正在扬子江船业建造,计划在 2026 年至 2027 年交付。
根据扬子江船业在今年 9 月 27 日发布的报告,今年前 9 个月扬子江船业累计承接新船订单 44 艘,总金额
约为 19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35.27 亿元),完成全年 60 亿美元接单目标的 32%。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
扬子江船业手持订单 236 艘 879 万 CGT,价值 232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651.76 亿元),交船期排至 2030
年,包括集装箱船 107 艘价值 159.7 亿美元,散货船 39 艘价值 16.3 亿美元,液化气船(LEG 船/LPG 船
/VLAC/VLEC)26 艘价值 23.8 亿美元,油船 64 艘价值 32.3 亿美元。其中绿色清洁能源船型约占手持订单
总价值的 74%。
6. 上船院首套出口型节能侧推管盖产品交付
近日,由中船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自主研发的首套出口型节能侧推管盖产品( ECO-COVER)
随母船“HMM NARAE”轮完成了韩国至中东航线的首航考验,标志着上船院的这一新型节能装置成功进
入国际市场,为巨轮“减阻添翼”。
“HMM NARAE”轮是上船院为韩国现代商船公司(HMM)量身设计的 38000 吨多用途重吊船的首制船,
由中船黄埔文冲造船有限公司建造。上船院针对该船艏部线型特点提出了全新节能设计方案:在艏侧推管
口安装侧推管盖,最大限度保证船舶航行时的艏部线型完整性,消除侧推管口增阻,达到节能目的;同时,
从流体、结构、机械、控制等方面对侧推管盖进行全面优化设计,实现了船-盖-侧推的良好匹配。经模型
试验验证,在设计航速下,该船侧推管盖的节能效果达 6%。侧推管盖是一种原理直观、效果直接的新型
节能装置。2017 年至今,上船院共开发了 3 种形式的节能侧推管盖产品,已累计交付 24 船套,并以优秀
的节能效果为船东创造了效益。
关键词:
上一页
上一页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