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计 15 艘!扬州金陵再获“老朋友”2 艘双燃料化学品船订单
9 月 23 日,瑞典森岛船东 Furetank 集团宣布在招商工业扬州金陵增订 2 艘 16300 吨双燃料化学品船,将双
方合作的同型船订单增加到了 15 艘。Furetank 未透露订单具体价格。新船计划在 2024 年秋季和 2025 年春
季交付,成为 Furetank 的 Vinga 系列节能环保船中最新一批,所有 15 艘船均由 Furetank 负责商业运营。
据了解,Furetank 最早在 2015 年 11 月和扬州金陵签署首批 4 艘 16300 吨双燃料化学品船建造合同,2016
年 10 月和 2019 年又追加了总计 4 艘新船订单。今年以来,Furetank 又陆续订造了同系列 5 艘新船,将在
2024 年至 2025 年交付。7 年时间里,扬州金陵与 Furetank 集团累计签约 15 艘,已交付 8 艘,目前在建 5
艘,此次再添 2 艘。
Vinga 型船设计特别注重能源效率和最小化环境影响,新船还将全面配备 6.6 千伏高压岸电,以便在港口
时能进一步减少排放。货运能力达 20306 立方米,具备 12 个环氧涂层货舱、冰级 1A 规格以及高效的货物
处理系统。灵活的货物泵和线路安排确保安全高效的货物操作,减少港口周转时间。该系列双燃料化学品
船全长 149 米,宽 22.8 米,均配备双燃料发动机,可以使用 LNG/LBG 燃料运营。其设计采用了电池混合
解决方案,以及一些减少燃料和能源消耗的创新技术,大幅降低了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有害
颗粒的排放量。
2. 大船再抢 4 艘 20 万方 LNG 船?中国船厂快速崛起
希腊船东 Dynagas 即将与大船集团签署 2+2 艘 20 万立方米超大型 LNG 船建造意向书,该公司将与一家中
国租赁公司合作完成这份订单,预计新船将在 2026 年晚间或 2027 年交付。Dynagas 此前曾在现代重工集
团订造过总计 9 艘 20 万立方米 LNG 船,其中 2 艘已经交付运营,另外 7 艘正在建造,计划在 2023 年至
2025 年交付。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该公司船队中现运营 13 艘船,除了 2 艘 LNG 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
(FSRU)由沪东中华建造之外,其余 11 艘大型 LNG 运输船均由韩国现代重工集团和大宇造船建造。
如果 Dynagas 的订单得以敲定,这不仅是大船集团首份 LNG 船出口合同,也将是大船集团乃至中国造船
业建造的最大 LNG 船。此前,中国唯一有过大型 LNG 船交付经验的沪东中华,建造的 LNG 船大多为 17.4
万方级船。目前一艘 17.4 万方 LNG 船的报价已经上涨到了 2.42 亿美元。据称中国船企提供的 LNG 船报
价在 2.35 亿美元左右,不过 Dynagas 订造的新船规格达到 20 万立方米,因此成本会有所增加。
3. 再获 4 艘!这家“新船厂”迎来丰收季
据悉,扬子江船业集团与日本三井的合资船厂扬子三井造船近日接获 4 艘 66000 载重吨散货船订单,这是
三井 E&S 造船首次参与扬子三井造船的营销活动。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份订单来自新加坡公司 JALDHI
OVERSEAS,该公司隶属于一家印度托运人。新船将采用三井 E&S 造船设计的“neo66BC”设计,这是三
井 E&S 造船“neo 系列”(66 型)环保型低油耗船中的宽体浅吃水船型 66000 载重吨散货船,预计将在
2024 年下半年至 2025 年上半年交付。
三井 E&S 造船首次在 2020 年底与扬子三井造船签署图纸供应协议,向扬子三井造船提供三井 E&S 造船设
计的 66 型散货船图纸,并将在扬子三井造船建造相关船舶时收取许可费用。根据协议规定,扬子三井造
船每建造一艘该型散货船,三井 E&S 造船都可以收取一定的许可费用。
最新的订单是扬子三井造船第三次承接三井 E&S 造船设计的船舶订单。此前,孟加拉国 Meghna Group 于
2021 年 1 月订造了 4 艘 66000 载重吨散货船,今年 7 月又有日本船东订造了 4 艘 66000 载重吨散货船。不
过,到目前为止这些新船订单的销售都是通过贸易公司和船舶经纪进行的,而JALDHI的订单则是三井E&S
造船在提供设计图纸之外还负责销售的第一个项目。
3. 川船重工交付上海中远海运首艘 8000 吨不锈钢化学品船“金海瀚”轮
9 月 23 日,重庆川东船舶重工为上海中远海运旗下中海化运建造的首艘 8000 吨不锈钢化学品船“金海瀚”
轮命名交船。仪式以“云”交船方式分别在上海、北京、天津、南京、重庆同时举行,上海中远海运、川
船重工、中海化运、北京中远海运船贸、中船贸易、中国船级社重庆分社及涪陵办事处、中国船舶集团第
七〇八研究所领导及相关人员出席该船命名及交船仪式。
“金海瀚”轮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研发设计,是一艘具备绿色、智能、环保等科技元素为一体
的新一代高端不锈钢化学品船,总长约 119 米、型宽 18.5 米,型深 9.4 米,设计吃水 6.3 米,载重吨 8000
吨,航速 12.8 节,续航力约 6000 海里,入 CCS 级,挂五星红旗;全船排放满足国内最新的法规要求。
该船为单桨驱动液货船,船首采用直立式隐形球鼻,在改善船舶正常航行阻力性能的同时,兼顾了在波浪
中航行的阻力性能。该船符合中国船级社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 II 型船要求,并配备智
能船舶符号和智能液货系统的技术创新型船舶;其中的智能液货系统更是在国内化学品船设计建造中首次
实船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化学品船装卸、运输效率和安全性,极大提升船舶智能化运营程度。
三大设计亮点
一是装载灵活,本船共 6 对货舱,液货舱周界采用双相不锈钢,可同时装载 12 种不同品种的化学品;
二是绿色节能,通过采用毂帽鳍、高效螺旋桨等一系列节能措施提高航行经济性,设计航速油耗较上一代
大幅提升;
三是智能设计,满足 i-Ship(
E)船级符号,具备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航行、智能货物、集成平台等功能,
具备自主装卸货能力,可实现有人值守的货物系统自主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化学品船智能液货集成控制系统”由第七〇八研究所所属上海中船船舶设计技术国家工
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工程中心)、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海事大学共同参与研制,该项目依
托工信部课题“化学品船智能液货系统开发”,以提高化学品船液货装卸效率、缓解装卸货期间人员疲劳、
增加船舶和人员安全、缩短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全面提升化学品船货物管理作业安全性、作业质量与作业
效率为目标,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智能液货集成控制系统。工程中心在其中承担了多项核心模块的研
发工作,在原有智能货物配载系统的基础上,面向化学品船运营及实船设计特点,攻克了包括化学品相容
性智能布置、装卸流程智能生成、装卸自主执行辅助决策三大技术难点。
4. ABS 发布《船上碳捕捉技术洞察》
近日,美国船级社(ABS)在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展(SMM 2022)期间发布了《船上碳捕捉技术洞察》,
其中探讨了各种新兴的船上碳捕捉技术、碳处理和储存以及一些行业下游的考量,同时也涵盖了与之相关
的法规问题。
ABS 全球可持续发展副总裁 Georgios Plevrakis 表示,“尽管行业对碳捕捉技术的兴趣与日俱增,但该技术
及其相关的价值链尚征途漫漫,同时还有诸多因素需要考虑,包括船上供电、燃料类型、排气特性和船上
储存。这份洞察为推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相关的联合开发项目以及来自 ABS
审图中心的最新信息,我们竭力为船东和运营方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尽管船上碳捕捉系统的应用仍在探索之中,但随着对建立全球碳市场探讨的深入,预计未来十年内相关投
资将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