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船国际再获德国船东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
继年初的首单之后,广船国际再获德国船东 Peter Dohle Schiffahrts 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Peter Dohle 已经
确认执行在广船国际的备选订单,增订 2 艘 LNG 双燃料 8400TEU 新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连同最新订单在
内,该公司目前在广船国际订有 5 艘同型船,将在 2027 年至 2028 年间陆续交付,每艘造价大约在 1.2 亿
至 1.25 亿美元之间,5 艘新船总金额约为 6-6.2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3.56-45.38 亿元)。作为参考,克
目前一艘 LNG 双燃料 8500/9500TEU 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约为 1.30 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1.185 亿美元
增加了约 10%。
据了解,Peter Dohle 是一家在航运业有着 60 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总部位于德国汉堡,在航运界享有盛
誉。官网数据显示,Peter Dohle 经营一支庞大的船队,控制着世界上最大的不定期集装箱船船队,共有约
307 艘高度现代化的船舶,船舶规格从 300TEU 到 14000TEU 不等,所有船舶都能满足当今市场的要求,
如超低速航行和高冷藏能力。此外,该公司还专门管理和运营一支由 38 艘散货船组成的船队,运力从
38000-175000 载重吨不等。
去年 6 月,Peter Dohle 结束了长达 10 年的订单荒,在沪东中华下单订造 4 艘 14000TEU 甲醇燃料预留大
型集装箱船,这份订单也是沪东中华自 2022 年以来首次承接集装箱船订单。这 4 艘新建集装箱船预计将
在 2026 年和 2027 年交付,将由阿联酋航运(Emirates Shipping Line)运营。今年年初,该公司又与广船
国际签署 3+2 艘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
对于广船国际而言,Peter Dohle 的订单是其自 2021 年之后再次承接集装箱船订单,也是其首次建造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一直以来,广船国际以建造油船、半潜式重吊船、散货船为主,直到 2021 年接获地中
海航运 16000TEU 集装箱船大单首次进军集装箱船领域。今年早些时候,广船国际又接获了长荣海运 5 艘
24000TEU 全球最大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首次进军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市场。目前,广船国
际的手持订单主要由汽车运输船以及成品油/化学品船组成。不含最新订单在内,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广船
国际现有手持订单共计 80 艘 411.5 万载重吨,其中包括 48 艘油船、25 艘汽车运输船、4 艘车客渡船、2
艘集装箱船和 1 艘非货船,交船期排至 2028 年。
2. 上船院与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战略合作
3 月 10 日,中船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与中国船级社(CCS)上海规范研究所召开座谈会,并签署 2025
年度战略合作计划。上船院院长吕智勇、副院长李鑫,CCS 上海规范研究所所长崔玉伟、党委书记孙安林、
副所长乔寿成出席。
吕智勇介绍了上船院年度业务发展成效与 2025 年重点规划,高度肯定了双方在技术创新、项目共建等方
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他指出,过去一年双方优势互补、通力合作,在重点项目设计、关键技术攻关等方
面取得显著成效,期待未来持续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拓展合作维度,共同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
崔玉伟重点阐述了 CCS 在智能船舶、清洁能源船舶、三维审图等领域的科研突破与服务能力,强调将充分
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与上船院在船舶设计和新船型开发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度协同创新。
双方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共同打造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船型和中国服务新标杆,为全球航
运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3. 中船动力中速双燃料发动机 8ML450DF 工程样机点火成功
近日,中船动力中速双燃料发动机 8ML450DF 工程样机在中船镇柴成功点火动车,标志着该双燃料发动机
的研制进入了新阶段,进一步为自主研制大缸径中速双燃料发动机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为确保首制机顺利点火,中船动力成立工程样机试验攻关组。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挑战,攻关组成
员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先后完成台位布置、管路系统连接、主
机对中、电控系统接线检查、整机动态调试、整机各系统联调及安全保障等工作。这充分彰显了中船动力
在绿色低碳发动机研发、制造方面的实力。
未来,公司将秉持“艰苦奋斗、至诚自强”价值理念,继续发挥攻关组优势,做好整机各项性能试验及优
化、完成船级社型式认可试验等工作,为加快自主中速双燃料发动机产业化步伐作出更大贡献。
4. 海峡两岸新一代客滚船完成试航
3 月 11 日,中船集团广船国际为厦门闽台轮渡建造的 300 客位新一代客滚船“中远海运之星”轮完成为期
5 天的试航后胜利凯旋,船舶整体性能表现出色,受到参试各方一致肯定。根据安排,该船舶将尽快投入
大陆对台直航航线运营,服务两岸融合发展和经贸人员交流。这艘船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设
计,并充分融入了广船国际“绿色智能、节能排放”的技术特点。建成后入级中国船级社,用于承载旅客、
轿车、载重汽车、集装箱拖车、滚装货物、集装箱和冷藏集装箱等。“中远海运之星”轮总长 180 米,,
型宽 25.8 米,型深 9.2 米,服务航速 20 节,设计舱容为 426 个标准集装箱,可搭载 300 名乘客,是一艘
现代化节能环保型客滚船,满足两岸航线对载客量与货运效率的双重需求。
舱内空间布局汲取“五星级酒店”级舒适体验传统,以模块化设计打造多功能区域,兼顾旅客休闲、商务
出行与车辆高效转运需求。全船共设 9 层甲板,提供 77 间风格各异的客舱,涵盖 VIP 海景套房、行政海
景套房和四人间客房,满足多元出行需求。
新船延续“中远之星”血脉,具备经典客滚船设计精髓。船体线条流畅如浪,烟囱及船身涂装以中远海运
集团标识为主、闽台轮渡标识为辅,融合深蓝与纯白主色调,既彰显海洋基因,又传递现代简约美学。
“中远海运之星”轮采用新一代船体结构设计,优化抗风浪能力,即使面对复杂海况仍可保持平稳航行。
配备智能导航系统,为两岸航线提供全天候安全保障。搭载先进、成熟、可靠、节能的瓦锡兰主机机型,
较前代显著降低碳排放,同步兼容清洁能源升级空间,后续可升级为甲醇动力船舶,响应全球航运减碳目
标。
该船具备高效滚装作业系统,创新集装箱运载方式实现货物舱容的高利用率;采取客货分离式快速周转方
式,大幅提升港口作业效率,为两岸物流与人员往来提供无缝衔接服务。通过科学优化舱容结构设计,实
现货舱垂直空间利用效率显著提升,有效拓宽货源种类适配范围,为广大客户提供多元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新船延续“中远之星”经典航线,并预留航线拓展潜力。客舱设计融入闽台文化元素与智能交互设施,打
造“海上会客厅”体验。船舶精心设计了时尚美食区、免税商场、棋牌室、休闲吧、多功能厅、(总共可
容纳 200 多人同时就餐的)包厢、VIP 区和餐厅等旅客用餐区域,旅客服务区域面积达 1000 多平方米,全
面覆盖不同旅客群体的多元需求。
“中远海运之星”轮在广船国际码头建造期间,跨越了春节长假,但建造进度始终保持按计划推进,依然
只历时 70 余天。试航期间,项目团队带领各部门精干力量迎难而上,精心组织开展各项试验工作,协同
船东、船检,用 5 天 4 夜的努力换来全部试航任务按照试航大纲要求完成的佳绩,也创造了广船国际同类
型船最短试航周期纪录。
5. 分析师:化学品船市场供应正在收紧
化学品船市场正步入供应紧张的时代,船队老化、新造船投资谨慎以及贸易格局的变化都将对行业前景产
生深远影响。Simpson Spence Young(SSY)化学品研究主管 Plamen Aleksandrov 指出,尽管需求保持稳定,
但现代化船舶的供应正在收紧,这可能导致运价和资产价值的波动。
当前全球化学品船队普遍老化,大量船舶已超过 20 年船龄。SSY 的研究显示:“相当数量的涂层不锈钢
化学品船正进入一个关键阶段,船东必须在昂贵的改造和报废之间做出选择。”随着合规成本上升,老旧
船舶的经济性进一步受到挤压。尽管近年来拆船活动相对较少,但 SSY 预计,随着船东重新评估老旧船舶
的运营可行性,拆船量将有所增加。更严格的环境标准生效,以及租家对更年轻、更节能船舶的偏好增强,
将导致 2025 年后拆船速度可能会加快。
尽管船队老化,化学品船的新造船投资却相对谨慎。由于未来燃料选择的不确定性和造船成本上升,船东
不愿进行投机性订单。与以往周期相比,当前订单量处于历史低位,这一趋势主要源于对法规不确定性和
船厂产能有限的担忧。此外,许多船厂目前优先建造液化天然气(LNG)船和大型集装箱船,导致化学品
船的新造船产能受限。这一情况使得新订单的交货周期延长,价格也更高。如主要船厂的交付档期已排到
2027 年~2028 年,中型涂层不锈钢化学品船的建造机会非常有限。另外一个重要困惑,即融资挑战也是制
约因素之一。传统贷款机构对新造船项目持谨慎态度,尤其是投机性订单。尽管替代融资模式正在兴起,
但其成本较高,使得部分船东对新投资望而却步。
新运力供应紧张的同时,化学品贸易需求却保持韧性。亚洲和中东等关键市场的化学品贸易流量依然强劲,
新建石化项目推动了原料和成品的运输需求。特种化学品和生物基产品需求的增长支撑了稳定的租船活
动。中东仍然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产能扩张预计将带来额外的化学品船需求。然
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全球贸易政策的潜在变化可能引发货物流量的波动。”
鉴于船队供应紧张和需求稳定,化学品船运营商的资产价值有望上升,尤其是现代化、高性能船舶。数据
显示拥有新船的船东可能受益于运价的有利走势,而老旧船舶可能因租家的偏好面临更多的闲置时间。对
投资者而言,主要挑战在于如何平衡新造船的高成本与潜在租金上涨的收益。建议市场参与者需要在船队
更新的必要性与资本密集性之间找到平衡,并在时机和资产选择上做出战略决策!
展望 2025 年以后,化学品船行业正处于十字路口。船队基本面显示,老旧船舶退出市场的速度快于新船
进入市场的速度。船东、租船方和金融机构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将决定市场是趋于稳定还是进入长期的波
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