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上一周船舶市场及行业动态(2025-2-9-~ 2025-2-16)

上一周船舶市场及行业动态(2025-2-9-~ 2025-2-16)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2-17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

上一周船舶市场及行业动态(2025-2-9-~ 2025-2-16)

【概要描述】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2-17
  • 访问量:0
详情
1. 正式签约!中远海运能源再订 6 艘油船
 
2 14 日,中远海运能源与中远海运重工签署 6 艘油船建造合同,总价值人民币 33.92 亿元。其中,中远
海运能源与大连中远海运重工签订 2 74000 载重吨巴拿马型甲醇燃料预留(methanol-ready)原油/成品
油船建造合同,总合同船价为 9.12 亿元,每艘单价 4.56 亿元(约合 6238 万美元)。两艘新船分别将于 2027
9 月底和 2027 12 月底交付。另外中远海运能源全资子公司海南中远海运能源运输有限公司与扬州中
远海运重工签订 2 114200 载重吨阿芙拉型甲醇双燃料原油船和 2 109900 载重吨 LR2 型甲醇双燃料原
/成品油船建造合同。其中 2 艘阿芙拉型船总合同船价为 12.2 亿元,每艘单价 6.1 亿元(约合 8345 万美
元),分别于 2028 2 月底和 2028 5 月底交付;2 LR2 型船总合同船价为 12.6 亿元,每艘单价 6.3
亿元(约合 8618 万美元),将分别于 2028 7 月底和 2028 9 月底交付。
作为参考,目前一艘 73000-75000 载重吨传统燃料巴拿马型成品油船新造船价格为 6200 万美元,与去年同
期的 5850 万美元相比增加了 6%;一艘 113000-115000 载重吨传统燃料阿芙拉型油船新造船价格为 7500
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的 7100 万美元相比增长 5.6%;传统燃料LR2 型成品油船新造船价格从去年同期的 7350
万美元提高到了 7800 万美元。上述三型油船目前的船价均处于 2009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中远海运能源与
海南中远海运能源将以自有资金和外部融资支付新造船舶项下投资款。
本次签约的系列船舶兼具先进的总体性能和更优的能效设计指数,对于公司在国际航运业碳减排加速的背
景下,推动船队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能源燃料使用。使用绿色甲醇作为燃料,
每年可减少约 24,000 吨二氧化碳排放,可有效应对欧盟碳税、CII 碳强度指数等减排压力,解决碳排放超
标等问题。船型设计优化。本次签约的三型船均采用最新技术与标准设计,能耗指标、载货能力、营运适
配性等性能优异,船型综合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智能船舶系统应用。船舶系统满足船级符号
i-Ship(N,M,E,I)要求,可通过智能采集、分析和应用船舶营运数据,优化航线,降低油耗,降低设备维护
成本。
 
2. 江南造船再接单!达飞增订 12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
 
据悉达飞已经选定江南造船下单订造 8+4 180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集装箱船。这批新船计划在 2028
年至 2029 年陆续交付,每艘新船造价约为 2.07 亿-2.08 亿美元,以此计算备选订单确认生效后交易总金额
将接近 2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82.73 亿元)。这是达飞今年以来签署的第二份新船订单。此前在 1 23
日,韩国 HD 现代旗下 HD 韩国造船海洋刚刚宣布获得达飞 12 180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集装箱船订
单,总价值约为 25.9 亿美元,相当于单船价格 2.16 亿美元,这一金额甚至低于去年 7 HD 韩国造船海
洋与达飞签订的 12 155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集装箱船每艘 2.22 亿美元的价格。
 
江南造船是达飞在中国国内最青睐的船厂之一。双方的合作始于 2013 6 月,不包括最新的 12 艘在内至
今累计已经签约了 23 艘新船订单,其中包括全球首创 230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船项目等。2023 4 月,
达飞在江南造船订造了 6 15000TEU 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这是江南造船首次建造甲醇动力船。
达飞是近几年来集装箱船新造船市场上最为活跃的集运巨头之一。目前达飞在建新船多达 84 艘约 134
TEU,仅次于地中海航运的 130 199 TEU 排名全球第二,也是除地中海航运之外唯一一家手持订单突
100 TEU 的集运公司。达飞也是投资订造双燃料船最多的集运公司之一,该公司已经设立了 2050
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根据达飞在 2024 年三季报中公布的信息,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投资超过 180 亿美
元(约合人民币 1319.89 亿元)订造了 131 艘双燃料船,这些新船可以使用生物甲烷、生物甲醇和合成燃
料等低碳燃料运营,将在 2028 年之前陆续交付使用。
最新的订单进一步显示出达飞对 LNG 燃料的信心。目前,在达飞作为船东自行订造的新船中,LNG 双燃
料船仍然占大多数。特别是在 2023 年年底,达飞选择“加价”将当年 9 月与外高桥造船签订的 8 9200TEU
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更改为 LNG 双燃料设计。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达飞旗下船队运营 661 艘集装箱
船,包括 308 艘自有船舶和 353 艘租入船舶,总运力约 385 TEU,排名全球第三位,市占率 12.2%
今年以来,集装箱船手持订单量还在持续增长。Alphaliner 预计,随着上述新订单的确认,全球集装箱船
手持订单量将首次超过 900 TEU 大关。与此同时,集装箱船在运营船队运力也在稳步提升,去年 6
船队运力首次超过了 3000 TEU,目前达到 3173 TEU
近年来,全球集装箱船队的增长速度令人瞩目。这一船型领域花费了大约 50 年时间才在 2001 年达到 500
TEU 的运力规模。相比之下,从 2000 TEU 增长到 3000 TEU 仅用了 7 年时间。如今,随着高达
900 TEU 的手持订单即将在 2030 年之前陆续交付,集装箱船船队运力届时有望站上 4000 TEU
 
3. 中韩两家船厂分享!长荣海运大单官宣
 
长荣海运正式宣布在中韩两家船厂订造 11 24000TEU 全球最大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这批新船单价约
2.65-2.95 亿美元,其中广船国际将建造 5 艘、交易总金额为 13.25-14.7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96.59-107.52
亿元),韩国韩华海洋(原大宇造船)将建造 6 艘、交易总金额为 15.9-17.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15.91-129.03
亿元)。作为参考,目前一艘 22000/24000TEU 超巴拿马型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目前高达 2.75
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 2.64 亿美元增加 4%,处于历史高位。
对于广船国际而言,长荣海运的新订单标志着其首次进军两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市场。广船国际过去
一直以建造油船、半潜式重吊船、散货船为主,直到 2021 年接获地中海航运 8 16000TEU 传统燃料集
装箱船订单。最近有消息称,广船国际又获得了德国船东 Peter Dohle Schiffahrts 3+2 LNG 双燃料
8400TEU 集装箱船订单。

 

最新的订单是长荣海运首次订造 LNG 双燃料船。近年来,长荣海运不断扩大新型节能船布局,2023 年在
三星重工和日本今治造船共计订造了2416000TE甲醇双燃料船,2024年又在黄埔文冲订造62400TEU
甲醇双燃料船。而除了这 30 艘甲醇双燃料船之外,长荣海运船队中其他自有船舶均为常规燃料动力。
长荣海运转向 LNG 燃料的选择并不意外。去年,LNG 双燃料取代甲醇再次成为了集运公司订造新船时的
首选替代燃料。根据 DNV 的替代燃料洞察(AFI)平台的统计数据,2024 69%的集装箱船订单是能够
使用替代燃料的船舶,该船型的首选燃料是 LNG,占比高达 67%。业界人士分析,绿色甲醇燃料一直供不
应求,价格也比比传统燃料要高得多,且大多数绿色甲醇项目位于中国、北欧和北美,远离主要的燃料加
注中心新加坡和阿联酋,地理分布不均导致的长途运输问题也进一步推高了其经济成本。
另一方面,LNG 燃料经过了多年发展,目前供应链相对成熟,而且 LNG 燃料也能够较大幅度地减少二氧
化碳排放。与传统燃料相比,LNG 燃料可以减少大约 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生物 LNG 最多可将排放
降低约 92%,具体效果取决于生物 LNG 的来源。
据了解,长荣海运目前是全球第七大集运公司。Alphaliner 的最新数据显示,长荣海运现有船队规模 224
178 TEU,包括 144 艘自有船舶和 80 艘租入船舶,市占率 5.6%。与此同时,长荣海运还有 59 艘在
建新船共计 82 TEU,占现有船队运力 46.2%
 
4. 4 35 亿元!江南造船再获全球最大 VLAC 订单
 
江南造船再获新加坡船东 JALDHI OVERSEAS 两艘 93000 立方米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AC)订单,JALDHI
在去年 8 月与江南造船签署了 2+2 VLAC 建造合同,这是 JALDHI 首次进军大型液化气船市场。这 4
VLAC 计划于 2027 年年底至 2028 年陆续交付。
JALDHI 没有透露具体金额,但经纪人估计每艘 VLAC 的单价约为 1.2 亿美元,以此计算 4 艘船总金额约
4.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5.08 亿元)。作为参考,目前一艘 88000-93000 立方米 VLAC 新造船价格为
1.225 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1.185 亿美元增加了 3%
据了解,该系列 93000 立方米 VLAC 是江南造船自主研发设计的第四代 VLGC 精品船型的衍生船型(Panda
93A),该船型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液氨运输船,不仅是绿氨长途运输的首选船型,而且可以满载丙烷、丁
烷等液化石油气体。该型船总长 230.0 米,型宽 36.6 米,型深 22.5 米。采用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低
阻线型,使其在满载、压载和不同比重的液货装载工况下都能有出色、均衡的性能表现。该型船的机舱配
置了成熟的 LPG 双燃料主机和轴带发电机以满足现阶段的碳排放要求,同时针对研发中的氨燃料主机也积
极与主机厂商、燃料供给系统厂商围绕一氧化二氮的处理等开展紧密协作,为后期氨动力主机的应用打下
基础。
JALDHI 是一家成立于 2004 年的新加坡航运公司,专注于租船业务,每年运营约 400 艘船舶。其船队除了
 
服务于 Bothra 集团外,也用于自己的货物贸易,与此同时 JALDHI 还拥有着印度 LPG LNG 码头股份。
官网数据显示,该公司旗下船队拥有并运营一支由 12 艘散货船和 3 艘不锈钢化学品船组成的船队。2023
10 月,JALDHI 首次进军液化气船市场,在扬子三井造船订造 2 40000 立方米 LPG/氨运输船,去年
又增订了 2 艘同型船,这 4 艘新船将从 2027 年年底开始陆续交付。与 VLAC 类似,新船同样将用于运输
印度货物。
不含 JALDHI 最新的 2 VLAC 订单在内,目前江南造船手持订单共计 96 794.29 万载重吨,其中包括
23 艘集装箱船、43 艘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12 VLAC2 LPG 船、4 艘乙烯运输船、7 LNG
船和 5 艘汽车运输船,交船期排至 2028 年。
 
5. 最尖端高效船型!HJ 重工获 1 LNG 加注船订单
 
近日,韩国 HJ 重工(原韩进重工)与本国船东 H-LINE 海运签订了一艘 18000 立方米 LNG 加注船(Bunkering
Vessel)的建造合同,合同金额为 1271 亿韩元(约合 8766 万美元、6.4 亿元人民币)。这也是 HJ 重工今年
承接的首份新船订单。
该船总长 144 米、型宽 25.2 米、型深 12.8 米,一次最多可提供 18000 立方米的 LNG 燃料,将搭载 2 个得
到国际海事组织(IMO)认证的独立式 LNG 压力储罐,并采用先进的双燃料(LNG+船用轻油)动力系统,
既可使用 LNG,又可使用传统的船用柴油,可提升船舶的操纵稳定性和航行效率,同时还能有效减少碳排
放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船舶压载水扰乱海洋生态系统,HJ 重工开发的 7500 立方米 LNG
注船属于无需注入、排出压载水即可航行的“无压载水船舶(NOBS)”,无需搭载其他压载水处理装置,不
仅环保,还可以节省船舶的建造费用和航行费用,被认为是最尖端、效率最高的 LNG 加注船。
LNG 动力船通常利用陆上 LNG 储罐提供燃料,若使用 LNG 加注船,意味着无需靠岸即可在海上补充 LNG
燃料。因此,LNG 加注船被称为“浮式海上加油站”。
HJ 重工是韩国是全球第一家承接 LNG 加注船订单的船企。2014 年,该公司承接了日本邮船(NYK)的 2
5100 立方米 LNG 加注船订单,总金额为 1 亿美元。该型船 LNG 液货舱总容量达 5100 立方米,配备双
燃料发动机,船长 107.6 米、宽 18.4 米、7403 总吨,2017 2 月交付后部署在比利时泽布吕赫港(Zeebrugge),
为北欧范围航行的使用 LNG 作为燃料的船舶提供加注服务。继 5100 立方米 LNG 加注船之后,HJ 重工又
开发了 7500 立方米 LNG 加注船,并在 2023 5 月获得了英国劳氏船级社(LR)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
书。
在全球迎来脱碳时代之际,LNG 作为环保燃料备受瞩目,而 LNG 加注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新加坡船用
燃料供应商道达尔能源海洋燃料公司(Total Energys Marine Fuels)预测,全球 LNG 加注需求将从 2017
40 万吨增加到 2025 年的 1000 万吨。

2024 年,HJ 重工在商船和特种船(军用舰船)业务领域共承接了 1.75 万亿韩元(约合 12.9 亿美元、92

亿元人民币)的订单,创下了历史最高值,比 2022 年的接单金额增长了 150%,比 2023 年增长了 300%
连同最新订单在内,目前 HJ 重工手持订单共计 12 99.58 万载重吨,包括 11 艘集装箱船和 1 LNG
注船,交船期排至 2027 年。
 
6. 康士伯海事设计 CSOV 获“2025 年度海上能源船舶奖”
 
近日,在海工业界权威媒体《OSJ》杂志(Offshore Support Journal)于伦敦举行的年会上,康士伯海事设
计配套的 90 米长调试服务运维船(CSOV)“IWS Seawalker”号获得“2025 年度海上能源船舶奖”。
IWS Seawalker”号是挪威船东 Integrated Wind Solutions (IWS) 船队的六艘 Skywalker CSOV 之一,基
于康士伯海事的 UT 5519 E 船型设计。该奖项旨在表彰“通过创新设计和高效运营树立行业标杆的海上能
源船船东、设计公司和建造商。Skywalker 级船专为海上风电运营而设计,注重减少排放和提高可持续性。
UT 5519 DE 型设计采用新颖的双端船体形式和推进装置,借鉴了康士伯海事多年来在风电场服务船设计
方面的内部研发和运营经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排放并提高了机动性和效率。康士伯海事为所有 6
Skywalker 级船提供了广泛的服务。该公司提供设计和系统集成,主要推进力来自四个 US 255 L 型永磁方
位推进器和永磁电机。这提供了完全对称的推进和操纵系统,与前后对称的船体设计相匹配。
双端配置非常适合动态定位(DP)和“步行工作(walk-to-work)”应用。康士伯海事的 DP 系统允许操
作人员在涡轮机之间按照预定的运输计划行驶时使用全自动模式,以实现最高效率。
Skywalker 级船配备了 IMO Tier 3 发动机和 2.2MWh 后备电池。这些船舶还优先考虑船员的福利,这对船
员情绪和生产率至关重要。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更多资讯

网站首页   丨   关于我们   丨   新闻动态   丨   产品项目   丨   船型图片   丨   合作客户   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电话:+86-21-63026721

传真:+86-21-63053052

地址:上海市瞿溪路926弄10号欧得利楼

这是描述信息

扫一扫查看移动端

我们与您联系

留言应用名称:
页脚留言
描述:

页面版权所有© 2020  上海欧得利船舶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