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1. 东南造船三艘 18500 吨油化船完成重要节点
11 月 12 日,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为 2 家船东建造的长系列(东南造船生效订单 6+12,外加马尾造船 9
艘)18500DWT 油化船(DN18500-1)试航凯旋。11 月 15 日,18500DWT 油化船(DN18500-6)顺利下水。
同日,18500DWT 油化船(DN517-7)顺利开工。
该型船由上海欧得利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开发,总长 149.8 米,型宽 22.8 米,型深 12.7 米,设计吃水
8.5 米,主要用于运输满足 IBC 规范要求的试装闪点≤60℃的成品油、植物油和散装化学品(II 类和 III 类),
具有浅吃水、大舱容的特点,满足无限航区要求。
11 月以来,东南造船上下铆足干劲、奋勇争先,生产节点捷报频传,一线人停机不停,调度实时响应,质
检同步在岗,工艺协同联动,全体员工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工作落实,按下奋
战四季度、冲刺年度目标任务的快捷键。
2. 10 艘!航通船业再获新船东化学品油船订单
船用燃料供应商半岛石油公司(Peninsula Petroleum)新成立的航运公司 Hercules Tanker Management(HTM)
持续扩张船队,在江门航通船业订造 10 艘化学品油船。半岛石油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John A. Bassadone
近日证实增加了在航通船业的订单。在今年早些时候披露的前 4 艘 7700 载重吨 IMO II 型化学品油船订单
的基础上,目前 HTM 已经将航通船业的订单规模扩大到了 6+4 艘。考虑到公司的船队更新战略以及半岛
石油不断扩大的业务和其他要求,HTM 将会执行这些备选订单。据了解,上述 10 艘船中的前 4 艘在去年
订造,但直到今年 10 月初才公布,这 4 艘船将从明年二季度开始以每三个月一艘的频率交付。新签订的
后续船舶预计将从 2026 年 6 月开始,同样以每三个月一艘的频率交付完毕。
Bassadone 没有公布这批新船的具体价格,只表示新订造的船舶价格比首批 4 艘略高。VesselsValue 估计,
首批 4 艘每艘船造价约为 1800 万美元,这意味着全部 10 艘总价值将超过 1.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3 亿元)。
据介绍,新船能够供应甲醇和 100%生物燃料,安装柴电和电池动力装置,与其他传统成品油船相比预计
可减少约 20%的排放量。配备肖特尔推进器的双发动机大大提高了船对船(STS)或者装载作业期间的机
动性和安全性。
HTM 指出,基于 ODELY MARINE 的先进设计理念,这批新船将有助于半岛石油为全球甲醇双燃料船船
队提供的燃料加注服务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四年甲醇双燃料船船队将增至 250%以上。HTM 订造的这批新
船将主要提供给半岛石油使用,不过 HTM 也在寻找可能的商业机会,将新船出租甚至出售部分船舶。
据了解,HTM 由半岛石油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John A. Bassadone 成立的第一家船东公司,在今年 9 月
刚刚启动,其管理的船队由 40 多艘船舶组成,从传统的加油驳船到远洋成品油船不等。Bassadone 是航运
业知名投资人,除了在半岛石油和 HTM 担任首席执行官外,他还是全球最大的独立运营商和商业管理公
司 Navig8 集团的原始投资者。早 2007 年 Navig8 公司成立之初,Bassadone 就持有该公司超过 10%的股份,
并一直持有至今。
不含 HTM 的新增订单在内,截至目前航通船业手持订单共计 28 艘 8.43 万载重吨,其中包括 10 艘三用工
作船、6 艘集装箱船、4 艘化学品油船、其他船型 8 艘,交船期至 2027 年。
3. 总计 7 艘!黄埔文冲再获天津西南海运液化气船订单
天津西南海运旗下公司 Sinogas Maritime 已经在黄埔文冲增订了 2 艘 41000 立方米以及 1 艘 25000 立方米
氨双燃料船,其中 25000 立方米船将在 2027 年交付,2 艘 41000 立方米船将分别在 2027 年和 2028 年交付。
此前,天津西南海运在今年上半年先后与黄埔文冲签约建造 2 艘 25000 两米和 2 艘 41000 立方米氨双燃料
运输船,均为国内首制的氨双燃料中型 LPG/液氨运输船项目。连同新订单在内,天津西南海运已经订造
了 7 艘中型船。
Sinogas 在其官网列出了上述 7 艘新船订单,其中 25000 立方米氨双燃料船船体编号分别为 H2533、H2534、
H2535,41000 立方米船船体编号分别为 H2568、H2569、H2570、H2571。
据介绍,该系列 25000 立方米氨双燃料船配置 3 个 A 型液货舱和 2 个甲板罐,设计温度零下 50 度,可同
时装载两种货品,具备氨加注 ready 功能,满足 CCS ice class B 级要求、EEDI 三阶段要求,该船设计领先、
技术卓越、绿色环保且高效节能;41000 立方米船长 179.9 米,型宽 30 米,型深 18.85 米,配置 3 个 A 型
液货舱和 2 个甲板罐,设计温度零下 50 度,可同时装载两种货品,配备氨双燃料主机及氨燃料供气系统,
满足 T-III 和 EEDI-III 阶段要求,能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运营选项,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是国内乃至全球
先进的液氨运输船。着款船型设计均由 SDARI 提供。
天津西南海运这 4 艘 41000 立方米运输船以及其中 1 艘 25000 立方米船已经与美国贸易商 Trammo 的新加
坡子公司 Trammo Navigation 签署了长期租船合同,交付后将加入 Trammo 在欧洲的主要贸易船队。
天津西南海运作为国内运输品类最为齐全、船队规模最大的液化石油气运输公司之一,是黄埔文冲的老朋
友。2014 年起,黄埔文冲先后为其建造了 2 艘 12800 吨沥青船、2 艘 9500 方多用途气体运输船、4 艘 5000
方全压式 LPG 运输船等产品。
氨燃料是目前全球航运业“零碳”能源热门话题。随着更多绿氨生产项目的出现,尤其是新一代 VLAC(超
大型液氨船)上市,氨燃料船舶成为全球航运业的热门商品之一。在绿色航运大背景下,黄埔文冲持续攻克
“技术高地”,充分发挥在中小型气体船领域的优势,立足市场风向与客户需求,持续深耕氨燃料、LG
及甲醇燃料等新能源船型市场,助力船舶行业高质、低碳发展。连同最新订单在内,截至目前黄埔文冲手
持订单共计 114 艘 447.76 万载重吨,包括集装箱船 51 艘、散货船 22 艘、多用途船 13 艘、LPG 船 14 艘、
拖船 4 艘以及其他船舶 10 艘,交船期排至 2029 年。
4. 扬子江船业再获希腊船东 4 艘 LR1 型油船订单
希腊船王 George Procopiou 重返扬子江船业,再订 4 艘 LR1 型成品油船。据报道,Procopiou 已经通过旗
下油船子公司 Dynacom Tankers 在扬子江船业下单订造了 4 艘 75000 载重吨 LR1 型油船,新船计划在 2028
年交付,每艘造价约为 5500 万美元,略高于去年年底订造的前 2 艘每艘 5300 万美元的价格。以此计算,
全部 6 艘船总金额约为 3.2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3.58 亿元)。作为参考,目前一艘 73000-75000 载重吨
巴拿马型油船新船价格为 6200 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5700 万美元增加 9%。
Dynacom 在去年年底与扬子江船业签署了首批 2 艘 75000 载重吨 LR1 型油船订单,这两艘船计划在 2026
年交付。除了扬子江船业的订单之外,最近 Dynacom 还与韩国三星重工签订了 4 艘 15.8 万载重吨苏伊士
型油船建造合同,每艘船造价约为 8350 万美元,预计将于 2027 年 12 月交付。据称三星重工已经将该订
单分包给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这是三星重工首次将整船建造工作分包给中国船厂。
据了解,George Procopiou 旗下拥有油船公司 Dynacom Tankers Management、散货船公司 Sea Traders 和 LNG
船公司 Dynagas“三驾马车”,船队总数达 170 余艘,总运力 1163 万载重吨,对外提供干散货运输、原油
运输和专业海运业务,在全球海运物流行业拥有广泛及良好的运营记录,是希腊第五大船东。同时,
Procopiou 也是去年新造船市场上订船最多的船东之一。Procopiou 在去年 4 月启动了新一轮订船计划,短
短一年半时间里已经在中韩船厂订造了约 80 艘新船,是当前新造船市场上订船最多的船东之一。其中包
括中国船厂 76 艘新船(32 艘散货船和 44 艘油船),以及三星重工 4 艘苏伊士型油船和韩国 HD 现代重工
2 艘 20 万立方米 LNG 船。
Procopiou 的新订单将进一步巩固扬子江船业在 LR1 型油船建造领域的领先地位。数据显示,不含最新订
单在内,扬子江船业 LR1 型油船手持订单多达 24 艘,高居全球第一,远远超过了排名二、三位的新时代
造船(12 艘)和韩国 K 造船(12 艘)。
根据扬子江船业在 11 月 7 日发布的三季度经营业绩报告,截至目前扬子江船业集团手持订单多达 224 艘
861 万 CGT,总价值 221.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581.13 亿元),相比 2023 年年底的 144.8 亿美元增长 53%,
再创历史新高。扬子江船业现有手持订单包括集装箱船 95 艘 546 万 CGT,总价值 149.8 亿美元;油船 64
艘 169 万 CGT,总价值 31.3 亿美元;散货船 38 艘 78 万 CGT,总价值 15.7 亿美元;液化气船(LEG 船/LPG
船/VLAC/VLEC)27 艘 68 万 CGT,总价值 24.6 亿美元。这些新船将在 2024 年至 2029 年陆续交付。
5. 头号“老铁”再下单!韩华海洋获 4 艘 LNG 船订单
11 月 11 日,韩国韩华海洋(原大宇造船)宣布与希腊船东 Angelicoussis Shipping Group 旗下 Maran Gas
Maritime 签署 2+2 艘 LNG 运输船建造合同。这 2 艘新船将在韩华海洋巨济造船厂建造,预计 2027 年交付
给船东。订单金额为 7135 亿韩元(约合 5.116 亿美元),相当于单船价格 2.558 亿美元。作为参考,目前
一艘 174000 立方米 LNG 船新造船价格已经从去年同期 2.65 亿美元的历史高点回落到了 2.605 亿美元。
据介绍,该型 LNG 船搭载了大宇造船 ME-GI 高压双燃料动力发动机以及完全再液化系统(FRS)等高端
设备,与以往的 LNG 船相比,可提高 30%的燃料效率,同时降低 30%以上的污染物排放,是满足国际海
事组织(IMO)不断强化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环保高效船舶。同时,该型 LNG 船还采用了智能能源消
耗系统——轴带发电机马达系统(SGM)以及空气润滑系统(ALS)等环保新技术,可以提高燃料效率,减少二
氧化碳和硫氧化物的排放量。
截至目前,韩华海洋今年以来承接的新船订单已达 39 艘,合同总金额约 78.7 亿美元(约合 524 亿元人民
币),达到了去年接单金额 35.2 亿美元的两倍以上。这 39 艘订单包括 19 艘 LNG 运输船及 LNG-FSRU(浮
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及再气化装置)、7 艘超大型原油运输船、6 艘集装箱船、3 艘 VLAC、1 艘海工、3 艘
特种船。今年到目前为止,以单一造船厂为基准,这是韩国造船厂中订单业绩最多的。这是以 LNG 运输
船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选择性接单战略的结果。
韩华海洋与Angelicoussis集团的信赖关系在该集团第二任首席执行官任John.Angelicoussis去世后也得到了
良好延续。其女儿 Maria Angelicoussis 接替他担任集团首席执行官一职后,立即在 2021 年 11 月在韩华海
洋订造了 2 艘 17.4 万立方米 LNG 船。这也是 Maria Angelicoussis 担任集团首席执行官以来的第一个新造
船项目。韩华海洋相关人士表示:“维持 30 年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基于对韩华海洋技术力的信任,公司将
建造最高品质的船舶来报答 Angelicoussis 集团。”
此外,为帮助韩国船企承接更多希腊船东的订单,韩国金融机构也对希腊展开了金融营销。2021 年 10 月,
韩国进出口银行(KEXIM)与 Angelicoussis 集团签署了金融合作协议,在 2022 年至 2024 年的 3 年内,如
果 Angelicoussis 集团在韩国船企订造环保船舶,韩国进出口银行将为其提供新造船融资服务。
6. 两大船王联手!韩国造船海洋获 LNG 加注船订单
11 月 8 日,HD 现代集团造船业务控股公司 HD 韩国造船海洋宣布,与亚洲地区船东签订了 4 艘 LNG 加
注船建造合同。这 4 艘 18000 立方米 LNG 加注船将由 HD 现代尾浦建造,计划在 2028 年 10 月之前陆续
交付。合同总金额为 5148 亿韩元(约 3.7 亿美元),单船造价约为 9250 万美元。
据报道,该笔订单背后的船东为总部位于新加坡的 Eastern Pacific Shipping(EPS)。随着 LNG 动力集装
箱船订单潮的兴起,目前全球全球最大集运公司地中海航运(MSC)创始人兼集团董事长 Gianluigi Aponte
正联手 EPS 董事长 Idan Ofer,拟组建合资公司运营 LNG 加注船。
包括此次承接的 4 艘新船订单在内,HD 韩国造船海洋今年以来承接的船海装备订单已达 175 艘(座),合同
总金额 195.3 亿美元(约合 1404 亿元人民币),完成其全年接单任务目标 135 亿美元的约 144.6%,其中
包括 8 艘大型 LNG 船、24 艘超大型液氨运输船(VLAC)、24 艘集装箱船、6 艘超大型液化石油气运输
船(VLGC)、4 艘中型氨双燃料天然气运输船(MGC)、14 艘中型 LPG 船、62 艘成品油船、3 艘超大型乙
烷运输船(VLEC)、6 艘 VLCC 、7 艘原油运输船、2 艘液化二氧化碳(LCO2)运输船、2 艘汽车运输
船(PCTC)、4 艘特种船、7 艘 LNG 加注船、1 座海上平台上部模块、1 艘浮式储存和再气化装置(FSRU)。
HD 现代尾浦从 2018 年至今共交付了 5 艘 LNG 加注船,仅今年下半年以来就承接了 7 艘 LNG 加注船,创
下了全球承接 LNG 加注船最多的业绩。公司将以全球最高技术力为基础,继续引领环保船舶市场。
作为可以在海上为其他船舶直接供应 LNG 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LNG 加注船是全球 LNG 加注基础设
施的关键组成部分,被誉为“海上燃料供应基地”,其优点是船舶在港口、码头靠岸卸货时以及在海上系
泊时均可进行 LNG 加注作业,相比“车到船(Truck to Ship,TTS)”、“港到船(Port to Ship,PTS)”
等方式的加注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目前全球造船界关注的高端明星船型。
HD 现代尾浦是韩国建造 LNG 加注船最多的船厂。早在 2016 年,HD 现代尾浦就承接了德国船东 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 的 1 艘 7500 立方米 LNG 加注船“Kairos”号,并于 2018 年 10 月交付,该船是当
时全球最大的 LNG 加注船,交付后投入立陶宛克拉普港,为波罗的海地区客户提供服务。2022 年 3 月,
HD 现代尾浦为韩国液化天然气加注公司建造的 18000 立方米 LNG 加注船“K.LOTUS”号完工交付,并
投入荷兰鹿特丹的 LNG 加注枢纽港运营,该船是韩国建造的最大 LNG 加注船。2023 年 4 月,HD 现代尾
浦为大韩海运 LNG 公司建造的 18000 立方米 LNG 加注船“FueLNG Venosa”号交付,由新加坡 FueLNG
长期租赁,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 LNG 加注船。2023 年 7 月,HD 现代尾浦为韩国泛洋海运(Pan Ocean)建
造的 18000 立方米 LNG 双燃料动力 LNG 加注船“New Frontier 2”号命名交付。
环保组织 Transport&Enviroment(T&E)的报告称,如果没有其他干预政策,从 2025 年起,欧盟航运业超
过三分之二的新船可以使用 LNG,而到 2030 年,四分之一的船队将使用 LNG 作为燃料。但截止目前,全
球 LNG 加注船船队规模较小,共计 36 艘、约 61 万修正总吨(CGT)。其中,手持订单 11 艘,占比 30.56%。
由于没有足够的 LNG 加注能力为所有 LNG 动力船提供服务,因此 LNG 加注船的订单还将继续增加。
7. 6 家船厂争抢!11 艘全球最大甲醇双燃料船大单来了
全球集装箱船新造船市场迎来创纪录的一年,又一家航运巨头长荣海运近日启动招标,将建造 11 艘
24000TEU 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并为此接洽了至少六家船厂,包括江南造船、沪东中华,日本今治造船,
以及韩国三大船企 HD 现代、三星重工和韩华海洋(原大宇造船)。船舶经纪人估计,每艘新船造价将超
过 2.5 亿美元,全部 11 艘总价将在 27.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97.4 亿元)以上。考虑到上述船厂都有着庞
大的手持订单量,估计只能提供 2028 年至 2029 年的交付时间。
作为参考,目前一艘 22000/24000TEU 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约为 2.65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 2.57
亿美元相比增加 3%。
在上述六家船厂中,江南造船和沪东中华是国内唯一承接过长荣海运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的船厂,长荣海
运自 2019 年开始陆续在这两家中国船厂以及韩国三星重工订造了总计 13 艘 24000TEU 全球最大 A 级集装
箱船,其中 6 艘由三星重工建造、5 艘由沪东中华建造、其余 2 艘由江南造船建造。
除了 6 艘 A 级集装箱船之外,三星重工在 2021 年承接了长荣海运 20 艘 M 级 15000TEU 集装箱船订单,
去年又与今治造船分享了长荣海运总计 24 艘新型 16000TEU 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大单(三星重工 16 艘、
今治造船 8 艘),这也是长荣海运首次投资订造甲醇双燃料船。另外,HD 现代与长荣海运的合作并不多,
只有 HD 现代尾浦曾为长荣海运建造过 8 艘 1908TEU 长荣 C 级支线集装箱船;韩华海洋此前则从未承接
过长荣海运的订单。
如果这份大单在年内敲定,这将是长荣海运今年第二份集装箱船订单。今年 6 月,长荣海运曾与黄埔文冲
签订了 6 艘 2400TEU 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每艘价格 5200-5800 万美元,交易总金额 3.12-3.48 亿美
元(约合人民币 22.61-25.22 亿元)。
长荣海运坚定投资甲醇燃料的决定令业界感到意外。今年下半年以来,LNG 燃料已经取代了甲醇重新成为
集运公司订船时的首选,甚至连作为甲醇“先驱”的马士基最近都开始订造 LNG 双燃料船,对甲醇供应
短缺的担忧导致集运公司改变了燃料选择。
长荣海运从未订造过 LNG 双燃料船。在目前长荣海运正在建造的 55 艘自有集装箱船中,多达 30 艘为甲
醇双燃料船,包括三星重工和今治造船 24 艘 16000TEU、以及黄埔文冲 6 艘 2400TEU。目前,长荣海运正
在与上港集团和荷兰燃料供应商 OCI Global 等多个合作伙伴合作,为这些船舶确保绿色甲醇燃料供应。而
除了这 30 艘甲醇双燃料船之外,长荣海运船队中其他自有船舶均为常规燃料动力。在 6 月与黄埔文冲签
订合同时,长荣海运曾表示,选择甲醇作为新造船的替代燃料,主要是考虑电制甲醇(e-methanol)的制造过
程具有减碳效益,用于船舶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符合国际海事组织及欧盟对航运业的环保要求,并
有助于企业达成减碳目标。
据了解,长荣海运目前是全球第七大集运公司。Alphaliner 的最新数据显示,长荣海运现有船队规模 223
艘 173 万 TEU,包括 139 艘自有船舶和 84 艘租入船舶,市占率 5.6%。与此同时,长荣海运还有 55 艘在
建新船共计 63 万 TEU,占现有船队运力 36.2%,新船全部交付运营后其船队运力将超过日本海洋网联船
务(ONE)排名全球第六。
今年以来,集装箱船新船订单强劲回升。年初至今新船订单已经达到了 286 艘 327 万 TEU,是去年全年
157 万 TEU 的两倍以上。今年的集装箱船订单大多在 6 月以来签订,特别是在第三季度。Braemar 指出,
今年第三季度新船订单量高达 240 万 TEU,超过了 2021 年第一季度创下的 180 万 TEU 历史纪录。
据分析,今年新船订单中,12000-16999TEU 新巴拿马型集装箱船仍然占据了最大市场份额,总计 94 艘,
约占 33%;其次是 17000TEU 及以上超巴拿马型船,总计 60 艘,约占 21%;8000-11999TE 新巴拿马型船
订单共计 56 艘,占比约 20%。
推动集装箱船新船订单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航运公司需要绿色船舶更新船队。Alphaliner 估计,在今
年订造的新船中,超过 75%为绿色船舶,采用 LNG 或甲醇双燃料动力推进。而在现有手持订单中,LNG
双燃料占比 41%,甲醇双燃料船占比 28%,传统燃料船舶约占 31%。
与此同时,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也在不断增长。截至目前,克拉克森集装箱船新造船价格指数达到了 117.40
点,同比去年的 104.97 点增长了 11.8%,是自 2008 年 11 月 120.42 点以来的最高水平。
VesselsValue 的高级分析师 Rebecca Galanopoulos 指出,庞大的订单量直接推升了集装箱船新造市场的估
值。她强调,当前新造船的价值正处于历史巅峰,需求激增、造船厂产能紧张、材料成本攀升,以及其他
船型对资源的竞争,共同构成了推高新造船成本的主要因素。举例而言,马士基近期在韩华海洋订造的 10
艘 16000TEU 双燃料 LNG 动力集装箱船,虽然合同价格为每艘 2.096 亿美元,但 VesselsValue 的估算市场
价值却高达 2.25 亿美元。
得益于新船订单激增,集装箱船手持订单量也重新开始增长。数据显示,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在 6 月初一度
下降到了 590 万 TEU,目前又重新回升到了 760 万 TEU,占现有船队运力的 25%,这一水平与 2023 年年
初创下的 780 万 TEU 最高纪录相当接近。
中国船企无疑成为了本轮集装箱船“订单潮”的最大赢家。目前全球集装箱船手持订单的 68%都是在中国
船企建造,比例远远高于 2008 年 10 月的 23%,而今年以来中国船企几乎“包揽”了全球 90%以上的集装
箱船新船订单。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更多资讯
上一周船舶市场及行业动态(2025-1-12-~ 2025-1-19)
2025-01-21
上一周船舶市场及行业动态(2024-12-29-~ 2025-1-5)
2025-01-21
上一周船舶市场及行业动态(2024-12-22-~ 2024-12-29)
2024-12-31
上一周船舶市场及行业动态(2024-12-15-~ 2024-12-22)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