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再获 14 艘“赚钱”船!扬子江船业三季度接单趁势而上
11 月 2 日,扬子江船业发布了第三季度业务更新报告,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累计接获 6 艘液化气船和 8 艘油
船/化学品船订单,这 14 艘新订单涉及三个船型,分别为 5 万吨 MR 型油轮、7.5 万吨 LR1 型油轮、4 万立
方米 LPG 运输船,总价值 7.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6.34 亿元)其中 2 艘 7.5 万吨油船订单来自希腊船王
Georgo Procopiou 旗下油船子公司 Dynacom。这也是 Dyncom 今年订造的首份 LR1 型油船订单,希腊船东
Evalend Shipping 在扬子江船业增订 2 艘 LR1 型油船,将其在扬子江船业订造的同型船数量增加到了 6 艘。
新船将由 MARIC 负责设计,计划在 2026 年第二季度交付,每艘造价超过 5000 万美元同样在 8 月,新加
坡船东 JALDHI OVERSEAS 证实在扬子江船业与日本三井的合资船厂扬子三井造船增订 2 艘 MR 型成品
油船。这是继今年 1 月的 4 艘 MR 型成品油船之后的追加订单,这 6 艘 MR 型船均将在 2025 年至 2026 年
交付,估计每艘造价约为 4050 万美元;而在今年 9 月,希腊船东 Tsakos Energy Navigation(TEN)宣布订
造 2 艘 50000 载重吨 MR 型成品油船,新船将在 2026 年第一季度交付,具体船厂未公布,预测数据预测
这份订单每艘造价超过 4300 万美元,交易总金额约为 8600 万美元。
扬子江船业在第三季度承接的 6 艘 4 万立方米 LPG 运输船则全部由扬子三井造船建造,包括 JALDHI 订造
2 艘以及 Lepta Shipping 订造 4 艘。JALDHI 的订单于今年 10 月 6 日签署,新船计划在 2027 年 5 月和 8 月
交付。Lepta Shipping 的订单在 9 月 9 日签署,交付时间定于 2026 年至 2027 年。这两家公司均是首次下单
订造 LPG 船。其中,Lepta Shipping 的 4 艘新船据悉将由比利时公司 Exmar 租赁。
值得注意的是,扬子江船业三季度订单均为目前热点船型市场。其中成品油船新船订单创下近十年新高,
船价也在显著增长。截至目前克拉克森油船新造船价格指数已经达到了 206.60 点,同比增长 7%以上,远
高于近 5 年 168 点的平均水平,其中 LR1 型油船新造船价格从去年同期的 5400 万美元增至 5700 万美元。
MR 型船造价也从去年同期的 4350 万美元增至 4700 万美元。
LPG 船市场也在今年迎来了强劲增长,美国 LPG 出口大增、亚洲丙烷的强套利、中国几家新丙烷脱氢(PDH)
工厂启动以及中东出口量飙升等因素共同推动 LPG 船在今年收益创下历史新高。LPG 船新船订单也在逐
年增加,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今年 LPG 船新船订单已经达到了 82 艘,远超去年全年的 55 艘;4 万立方米
LPG 船新船价格从去年同期的 5700 万美元增至 6600 万美元,涨幅超过 15%。
2. 2+2 艘苏伊士型油船!现代重工新接订单幕后船东曝光
欧洲航运投资公司 Hayfin Capital Management 确认在韩国 HD 现代下单订造 2+2 艘 158000 载重吨甲醇燃料
预留(methanol-ready)苏伊士型油船。此前 HD 现代集团造船业务控股公司 HD 韩国造船海洋已经在 10
月 30 日宣布签署 2 艘原油运输船建造合同,总金额 2318 亿韩元(约合 1.72 亿美元),但没有透露相关船
东的具体信息。这批新船将由位于全罗南道灵岩郡的现代三湖重工建造,计划在 2026 年上半年交付。
3. GSI & SWS 或包韩国船东 12 艘全球最大汽车船
10 月 26 日,现代汽车集团物流子公司 Hyundai Glovis 宣布,为强化未来海上运输竞争力,将投资 2.4922
万亿韩元(约合 18.36 亿美元,单船造价约为 1.53 亿美元)订造 12 艘 10800 车位 LNG 双燃料汽车运输船。
公司董事会已批准这一投资决定。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车运输船,也是汽车运输船运力规模首次突破
1 万车位,打破了招商工业南京金陵在 10 月刚刚承接的 Wallenius Wilhelmsen 公司 4 艘 9350 车位全球最大
汽车运输船纪录,而目前在运营船中最大的则是厦船重工建造的 6 艘 8500 车位汽车运输船。以全球汽车
运输船市场通用的紧凑型轿车为准,单程至少可以装载 1 万辆。
Hyundai Glovis 这批新船与普通汽车运输船设计略有不同,在维持船宽 38 米的同时将船舶总长从 200 米拉
长到 230 米,从而使运力增加 1000 车位达到 10800 车位。专家指出,由于港口限制,目前大多数汽车运
输船的总长为 200 米左右,尤其是在日本的主要港口,但如果不在日本港口进行贸易,在总长度方面的限
制就会减少,而 Hyundai Glovis 正在向海外出口汽车,当地港口可以容纳长达 230 米的大型船。该项船舶
投资计划以 Hyundai Glovis 董事会的决议时间为准,新船计划交付时间为 2027 年 9 月之前,Hyundai Glovis
将租赁这批新船,运营 20 年后至 2047 年结束。
今年 7 月,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温室气体减排战略修订案,目标是到 2050 年前后实现温室气体净零
排放,不符合碳强度指标 (CII)的船舶将被淘汰。Hyundai Glovis 希望通过增加环保船舶等相关投资,在 2045
年实现碳中和(Scope1、Scope2),比 2050 年提前 5 年。据消息人士透露,广船国际和外高桥造船有望分
别接获 6 艘新船订单。以 Hyundai Glovis 公布的约 18.36 亿美元总价来看,这两家船厂各自承接的 6 艘船
金额将达 9.1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67.18 亿元)。
广船国际对于 Hyundai Glovis 而言并不陌生,在目前 Hyundai Glovis 作为运营商租赁的总计 12 艘在建汽车
运输船中,除了 Ray Car Carriers 在现代三湖重工订造的 2 艘之外,其余 10 艘全部由广船国际建造,包括
韩国船东 H-Line Shipping 的 4 艘 7000 车位和 3 艘 8600 车位汽车船,以及 HMM(原现代商船)在今年 3
月刚刚订造的 3 艘 8600 车位汽车船。另一家船厂外高桥造船虽然在去年刚刚进军汽车运输船建造领域,
但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已经陆续承接了 10 艘汽车运输船订单,包括中远海运特运 3 艘 8600 车位 LNG 双
燃料汽车船,以及意大利 Grimaldi 集团 7 艘 9000 车位氨燃料预留(ammonia-ready)船,手持订单排名全
球第 6 位。
近年来,汽车运输船市场一路高涨。目前 6500 车位汽车运输船一年期租金高达 11.5 万美元/天,而 2020
年年中仅 1 万美元/天。作为对比,2008 年 5 月同型船一年期租金曾达到 5.25 万美元/天的历史纪录,但目
前的租金已经是 2008 年巅峰价格的两倍以上。与此同时,汽车运输船新船订单也在不断增长。2021 年汽
车运输船新船订单达到 39 艘 27.345 万车位,超过之前五年的订单总和;去年新船订单更高达 76 艘 57.625
万车位,创下历史新高。今年迄今为止新船订单也达到了 60 艘 48.86 万车位。截止目前,汽车运输船手持
订单共计 170 艘 130.33 万车位,占现有船队比例高达 32.35%。
4. 全球首单总计 6 艘!北海造船再获 3 艘氨双燃料 21 万吨散货船订单
继一个多月前签署全球首批 3 艘双燃料氨动力散货船建造合同,新加坡航运公司 Eastern Pacific Shipping
(EPS)和青岛北海造船 3 艘 21 万吨氨双燃料散货船备选订单正式生效。在替代燃料的选择中,氨燃料正
在超过甲醇燃料成为越来越多船东的首选。这批新船每艘造价接近 8000 万美元,加上已经生效的备选订
单,交易总金额将达 4.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5.12 亿元)。
目前尚不清楚 EPS 是否已经为这六艘散货船安排了租船合同。不过此前有消息称,EPS 的新船可能将用于
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和力拓(Rio Tinto)的项目,这两家公司正计划租用多达 6 艘 Newcastlemax 型
氨动力散货船以运输铁矿石货物
该型船由北海造船与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SDC)共同研发,总长 300.00 米,型宽 50.00
米,型深 25.20 米,结构吃水 18.40 米,航速 14.0 节,可达到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指标第三阶段(Phase
Ⅲ)的要求,同时船舶满足氨燃料预设,后期将配置氨燃料主机及 2 个 3000 立方米氨燃料 C 型罐,确保
未来可采用氨燃料实现船舶全生命周期 “零碳”运营。新船将使用由 MAN Energy Solutions 所提供的主
机,目前这种氨燃料发动机仍在开发中,但 MAN 表示将在 2024 年年底之前为新船交付首批二冲程氨燃料
发动机。
5. 增至 6 艘!广船国际再获摩根大通 2 艘甲醇动力成品油船订单
时隔两个月,摩根大通(JP Morgan)又在广船国际追加订造 2 艘 50000 载重吨甲醇动力 MR 型成品油船。
最新的两艘同样由摩根大通旗下子公司 Oceonix Services 作为船东下单,两艘船分别将在 2025 年 12 月和
2026 年 3 月交付。包括最新订单在内,摩根大通已经在广船国际订造了 6 艘甲醇动力 MR 型成品油船,其
中首批 2 艘在今年 6 月 30 日下单,第三艘和第四艘在 8 月 7 日订造,前四艘均将在 2026 年交付,交付后
将租赁给全球油气行业巨头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使用。第五艘和第六艘目前未敲定租约。虽然新船价格暂
未公布,不过有消息称前四艘单船价格或超过每艘 5000 万美元,以此计算这 6 艘船总价值将达到 3 亿美
元(约合人民币 21.95 亿元)。
该型船采用广船国际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一代甲醇双燃料 MR 船型设计,对船体线型进行了深度优化,配置
新型轴带发电机,可实现航行能源的回收利用,配备前置导管等多种节能装置,推进效率实现了进一步提
高,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广船国际的订单也是摩根大通订造的首批甲醇双燃料
船舶。该公司此前曾表示,以甲醇为燃料的船舶在集装箱船和干散货船等其他领域的增长势头继续表明,
业界越来越多地认为绿色甲醇必将成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过程中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目前广船国际手持订单共计 71 艘约 354 万载重吨,其中包括 31 艘油船、24 艘汽车运输船、7 艘客渡船、
6 艘集装箱船和 3 艘海工船,交付安排一直延续至 2027 年。
6. 北欧研究启动绿色航运走廊试点
近日,挪威船级社 DNV 联合北欧地区主要行业参与者拟定北欧燃料过渡战略文件,全面规划海上能源转
型,主要目标是到 2050 年实现北欧航运零排放。该战略重点是为北欧国家制定战略性燃料过渡路线图,
并启动绿色航运走廊试点研究。
目前北欧向零排放燃料的转型面临三大挑战:①零排放燃料成本较高且绿色交通需求不足;②燃料可用性
较低以及加油基础设施不足;③能源转型技术不成熟以及具体安全法规的缺失。为克服这些挑战,该项目
已提交了 10 份技术报告,确定了 81 条潜在的绿色航运走廊,并在北欧列出了 6 条有前景的航线,正在启
动氢、氨和甲醇三个绿色航运走廊试点研究。该战略同时在扩大绿色航运网络或区域,以加速航运业向零
排放燃料和船舶的转变。
绿色航运走廊是一个重要的航运机制,主要通过试点限制化石燃料船只,而只允许使用绿色燃料的船只通
行。我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内河通航体系,还拥有连接 50 多个沿海港口的漫长海岸线。绿色航运
走廊的运行机制将为我国航运业加速脱碳提供有力参考。
7. 4 艘 41000DWT 油化船项目正式生效
11 月 1 日,福建船政重工旗下企业马尾造船、厦船重工联合承接欧洲船东的 4 艘 41000DWT 油化船项目
正式生效,该批次船舶将在厦船重工开工建造。
该船总长约 199.00 米 ,型宽 32.20 米,型深 16.6 米 ,设计吃水 11.10 米,结构吃水 12.00 米,设计吃水
时的载重量为 41000 吨,设计符合最新的环保法规,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新规定。
今年以来,世界油船新船订单保持了 2022 年第四季度的复苏趋势。此次成功承接 4 艘 41000DWT 油化船
订单将是厦船重工船舶产品扩宽的有力支撑,将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